春闺八首(其八)

闻道幽燕地,春寒雪犹花。

灯前捣衣寄,要襋冷霜华。

明朝辞素手,迢递向天涯。

传语好人服,无令黄里嗟。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闺中女子思念远方行人的场景,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首句“闻道幽燕地,春寒雪犹花”,开篇即点出地点为幽燕之地,正值春天却仍寒风凛冽,雪花飘落如花,营造了一种虽是春日却依然寒冷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灯前捣衣寄,要襋冷霜华”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在灯下捣衣的情景,她将衣物寄给远方的爱人,希望他能感受到这份温暖与关怀,同时也寄托了对他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冷霜华”不仅指季节的寒冷,也暗喻了女子内心的凄凉与寂寞。

“明朝辞素手,迢递向天涯”则表达了女子即将离别,踏上前往远方的旅程,与爱人相隔天涯,充满了不舍与无奈。这里“辞素手”既指告别,也隐含着对爱人的深情与依恋。

最后一句“传语好人服,无令黄里嗟”则是女子对远方爱人的一份叮咛与嘱托,希望他能够理解并珍惜这段感情,不要让时光流逝而留下遗憾。这句话充满了深情与期待,展现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与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春日闺中女子对远方行人的深深思念与牵挂,情感真挚动人,富有画面感和意境美。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古歌

古今荡荡入相思,古不休,今不休。

我生其时,何日自繇,转眼白头。

节序肯饶人,云物何悠悠。

秋虫暮入耳,霜鸿朝入视。

蹀躞步郊原,愁坐不能起。

形式: 古风

悲歌

欲歌恐泪先放,欲望恐泪先垂。

风吹日微,百草变衰。所思寸云生,所见千林满。

举手折千林,尽作一寸短。

形式: 古风

战城南

战城南,死河北,河鱼上食乌意逼。

为鱼谓乌,莫竞微躯。

城东新战斗,尸尸枕藉尽肥腴。

飞骑出没,残兵计谋。敌踪今暂远,功赏可尸求。

尸莫守,泣冤燐,闭腐口。

愿乌相食先自首,首蒙贼名安可朽。

生负国恩,死为人冒功。兵言何伤,尸心不同。

形式: 乐府曲辞

代淮南王

淮南王,立小山,八公相见尽童颜。

不愿大藩愿大年,八公右左语丹玄。

语丹玄,指仙经。

天地大文不可明,阴阳百六妒虚清。

紫房彩女色如神,朝朝暮暮倚君身。

倚君身,结君臂。为云为水,从君至西。

日难升,秋难夏,金风飒飒吹长夜。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