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石磴萦回入杳冥,筠松高下簇虚亭。
春归野路梅争白,雪尽沙田麦正青。
马窟飞云临画栋,凤林斜日照疏棂。
长年酒量殊山简,却上篮舆恨独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间亭台的优美景象,以及春天的气息和诗人的情感。首句"石磴萦回入杳冥"写出了山路曲折,通往隐秘幽深之处,暗示了岘山亭的偏远与宁静。"筠松高下簇虚亭"则描绘了亭子周围翠竹环绕,松树错落,显得空灵而雅致。
"春归野路梅争白,雪尽沙田麦正青"两句,通过梅花盛开和麦苗新绿,生动展现了春天的到来,对比鲜明,富有生机。"马窟飞云临画栋,凤林斜日照疏棂"进一步描绘了亭子的细节,马窟(可能指马厩)上的云彩映衬着画栋,凤林(凤凰树林)中夕阳透过稀疏的窗户洒进,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最后一句"长年酒量殊山简,却上篮舆恨独醒"表达了诗人虽有豪饮之量,但在此时此刻,面对美景,却只能独自清醒,未能与友人共醉,流露出一丝遗憾和孤独的情绪。整体来看,这是一首以景抒怀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感慨。
不详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一身得禄从孤客,千里还丧获旧林。
清节萧条妻子计,白头敦笃弟兄心。
能抛印绶高应少,自筑丘坟达更深。
我与往来无力荐,褒传唯有北窗吟。
法定禅房临峭谷,辟支灵塔冠层峦。
轩窗势耸云林合,钟磬声高鸟道盘。
白鹤已飞泉自涌,青龙无迹洞常寒。
更闻雷远相从乐,世道嚣尘岂可干?
草软沙匀野路晴,竹枝乌帽称闲行。
鸟啼绿树穿花影,风出青山送水声。
转觉所忧非己事,尽从多难见人情。
闲中我乐人应笑,忙处人争我不争。
不要墙头俗眼看,故开苍藓种檀栾。
虚心得处从天性,劲节知来在岁寒。
叶养风烟誇酒美,枝留冰雪送歌残。
名郎感慕同桑梓,手植依然一亩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