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剖竹向江濆,能名计日闻。
隼旗新刺史,虎剑旧将军。
驿舫宿湖月,州城浸海云。
青门酒楼上,欲别醉醺醺。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岑参的《送羽林长孙将军赴歙州》。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送别场景,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将军离去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剖竹向江濆,能名计日闻。”这里诗人以“剖竹”作为送别的象征,“向江濆”则是指将军即将远行的情景。“能名”意味着将军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已经家喻户晓,“计日闻”表明这些功绩每天都被人们传颂。
“隼旗新刺史,虎剑旧将军。”诗人通过“隼旗”和“虎剑”的形象,强化了将军的威武与勇猛。这里的“新刺史”暗示着将军即将创立新的功绩,而“旧将军”则是对其过去战绩的一种肯定。
“驿舫宿湖月,州城浸海云。”这两句描绘了将军行进中的景象。“驿舫”指的是官府设置的水上交通工具,“宿湖月”则是夜晚停泊在湖边之美丽景致。对“州城”的描述和“浸海云”相结合,展现了一种广阔无垠的境界。
“青门酒楼上,欲别醉醺醺。”诗人以“青门酒楼”作为送别地点,“欲别”表达了不舍之情,而“醉醺醺”则透露出一种对即将离别的轻松态度,或许是为了掩饰内心的惆怅。
总体来看,岑参通过这首诗展现了自己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不详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诏置海陵仓,朝推画省郎。
还家锦服贵,出使绣衣香。
水驿风催舫,江楼月透床。
仍怀陆氏橘,归献老亲尝。
巴江秋月新,阁道发征轮。
战胜真才子,名高动世人。
工文能似舅,擢第去荣亲。
十月天官待,应须早赴秦。
官柳叶尚小,长安春未浓。
送君浔阳宰,把酒青门钟。
水驿楚云冷,山城江树重。
遥知南湖上,只对香炉峰。
夫子思何速,世人皆叹奇。
万言不加点,七步犹嫌迟。
对酒落日后,还家飞雪时。
北堂应久待,乡梦促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