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三日东永嘉王秉之山人

寒竹丛巳橘柚县,短篱茅屋向城偏。

桂花酿酒秋将半,桐叶题诗月未圆。

越客还思青海峤,楚鸿又度白云天。

好山欲买多招隐,袖里曾无子母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画卷。首联“寒竹丛巳橘柚县,短篱茅屋向城偏”以寒竹与橘柚的自然景致,以及短篱围绕的茅屋,勾勒出一幅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场景。接着,“桂花酿酒秋将半,桐叶题诗月未圆”两句,通过桂花酿酒和在桐叶上题诗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桂花酿酒,不仅体现了秋季丰收的喜悦,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醇厚与雅趣;桐叶题诗,则是文人墨客寄情于物的典型表现,月未圆更添了几分诗意与遐想。

“越客还思青海峤,楚鸿又度白云天”两句,运用了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借景抒情,展现了广阔天地间的自然之美。越客,指的是古代越地的客人或旅人;青海峤,可能是指青海高原的山峰,这里借指远方;楚鸿,即楚地的大雁,古人常以鸿雁传书来表达思念之情。这两句通过空间的转换,营造了一种时空交错、情感绵延的意境。

最后,“好山欲买多招隐,袖里曾无子母钱”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山川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好山欲买,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渴望,想要拥有并享受其中;“多招隐”,则是邀请好友一同隐居山林,共享自然之乐的愿望。然而,“袖里曾无子母钱”,则巧妙地揭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表达了诗人对物质条件的无奈与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和隐逸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349)

宋登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泊吴淞海岸观邵将军水军以所获倭奴行酒

海戍江城动远旌,栖船载酒楚云平。

三山我欲寻仙去,万里谁能破浪行。

碧眼倭奴通汉语,黄须剑卒缦胡缨。

向予东指嵎峓穴,先□洪涛断巨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自楚归访李少卿于濮上

十载南冠学楚吟,半生踪迹任浮沉。

秋风客路冯驩铗,暮雨山堂叔夜琴。

濮上故人闻独钓,山中丛桂得相寻。

归来不惜黄金尽,易水歌残壮士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九日夜集李北山园亭赏菊观妓(其二)

白露何漙漙,黄华凄以寒。

北堂闻蟋蟀,南斗正阑干。

楚客心如玉,燕姬气若兰。

过降君子宴,磬折尽交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赠小妓

玉楼花发夜如何,银烛金尊小妓歌。

白璧恨无酬地主,兰情楚思醉中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