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图

中原胜地衣冠薮,魏晋风流动人口。

竹林有客称七贤,千古閒情一杯酒。

应从晚岁看冰雪,不向京尘醉花柳。

霜枝入鬓助萧骚,风籁鸣弦和清浏。

官曹懒入步兵厨,琴调谁传广陵手。

堤防不为此曹设,极目颓波正东走。

魏国江山晋版图,林泉旧迹空回首。

山公雅论终无用,馀子纷纷竟安咎。

新亭洒泪复何人,将相徒悬印如斗。

丹青点染半形似,遗像犹烦辨谁某。

长歌吊古意茫然,九原有作君知否。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鉴赏

此诗《竹林七贤图》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描绘了竹林七贤的风雅生活与历史沧桑。诗中以“中原胜地衣冠薮”开篇,点明了人物活动的背景——中原大地,人才荟萃之地。接着,“魏晋风流动人口”一句,巧妙地引入了魏晋时期的文化氛围,暗示了竹林七贤所处的时代背景。

“竹林有客称七贤,千古閒情一杯酒”两句,直接描绘了竹林七贤的生活状态,他们饮酒赋诗,享受着闲适自在的生活,展现了魏晋时期文人雅士的风范。接下来,“应从晚岁看冰雪,不向京尘醉花柳”则表达了对晚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繁华的淡然态度。

“霜枝入鬓助萧骚,风籁鸣弦和清浏”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霜枝与风声交织出一种清冷而悠扬的意境,象征着竹林七贤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随后,“官曹懒入步兵厨,琴调谁传广陵手”两句,通过对比官场与隐逸生活的不同选择,进一步凸显了竹林七贤对自由与艺术的热爱。

“堤防不为此曹设,极目颓波正东走”则以自然景观的变迁,暗喻历史的流逝与世事的无常。最后,“魏国江山晋版图,林泉旧迹空回首”两句,将视角拉回历史,感慨魏晋时期的兴衰更迭,以及那些曾经辉煌的历史遗迹如今只能在回忆中寻觅。

“山公雅论终无用,馀子纷纷竟安咎”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及其言论价值的反思,指出并非所有言论都能产生持久影响。结尾“新亭洒泪复何人,将相徒悬印如斗”通过新亭宴饮的历史典故,感叹英雄末路,功名成空。全诗以“丹青点染半形似,遗像犹烦辨谁某”收尾,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形象的怀念与追忆。

整首诗通过对竹林七贤生活场景的描绘,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士精神境界的向往与对历史命运的深思。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李东阳对魏晋文化的一次深情回顾与思考。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雪用坡翁聚星堂禁体韵

尘沙压尽园无叶,一月长安三见雪。

登高望远极空明,天上人间两奇绝。

吟髭欲撚冰先断,冻指未动弦应折。

轻怜衣袂逐风扬,浅讶屐痕随步灭。

西冈径滑猱难度,北海波寒鳌未掣。

真疑地骨高比山,始信天机织成缬。

宁将巧技争图画,且胜高谈霏锯屑。

倏前忽后同积薪,乍有还无不盈瞥。

神游隔世虚劳想,妙入忘言谁解说。

岁寒交谊转寥寥,独有庭松如屈铁。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牡丹孔雀图为琼山岑生作

海南风日暄且妍,牡丹花开如火然。

花间孔雀双旖旎,似与植物相矜怜。

奇毛昼炫日五色,下照清潭影千尺。

栖息应劳择地心,盘旋似惜冲霄力。

江花涧草秋复春,风翎露翼空缤纷。

已看翡翠让光彩,复道鶢居非我群。

眼中世态争好丑,此物于人故非偶。

衣锦先凭戏綵身,射屏正得穿云手。

北人见画复怜才,此花此鸟何奇哉。

上林剩有梧桐树,拭目看随紫凤来。

形式: 古风

送平江伯陈公总督修河兼柬刘都宪时雍

黄河西来忽东决,张秋旧堤先受齧。

奔波赴海势不停,百里漕渠一时泄。

官船贾舶如山壅,河底沙乾日欲裂。

九重南顾回舜瞳,三命中朝持汉节。

陈公旧是恭襄孙,奕代簪缨万人杰。

争誇将种非凡材,复道家传有真诀。

兵符夜檄鲸鲵走,将令书驱雷电掣。

指挥能事天地回,坐计功成同解结。

时方六月霖雨多,地苦沮洳况炎热。

民穷到骨声彻空,忍使鞭笞汗成血。

极知国计须元气,乍可因时治症噎。

比闻水发舟已通,暂遣丁归待农辍。

三犀永作洪涛镇,一蚁不溃金堤穴。

古来大事当远图,岂论竹头兼木屑。

惯从前史鉴兴衰,已听高谈能激切。

湖南中丞久奉使,颇觉忧劳成耄耋。

因公寄谢平生交,自愧官曹容逸拙。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题鱼

安成刘郎家画鱼,意遣素练澄江如。

长安屏障半不虚,谁其好者彭中书。

手提钜轴寻丈踰,低撑侧挂妨我庐。

风轩露坐方卷舒,赤鲤忽跃来庭隅。

扬鬐奋鬣当天衢,波涛脱尽势欲孤。

独立似有神明扶,桃花浪暖三月馀。

咫尺变化还须臾,雷车昼击电夜驱。

前驺后从何纷拿,鲂鱮拥卫鳣鲔趋。

左引鲨鲦右鳜鲈,回头下顾若有呼。

琐琐之辈真台奴,水有菱荇岸有蒲。

倏忽隐见如有无,冯夷海若空睢盱。

翻若粪瓠遭泥涂,昔当洪流在唐虞。

微禹赤子其鱼乎,达人大观无古初。

清浊奠位分堪舆,天飞渊跃理不诬。

彼泼泼者如斯夫,文江不与龙门俱。

其上或有银潢潴,钟灵毓秀信有诸。

中书令祖风骨殊,鳌头望重冠蓬壶。

散作霖雨苏焦枯,鲸飞天上游帝都。

瞬息岁月同朝晡,鳞宗介族多簪裾。

中书亦是瀛洲居,烱如骊龙生掌珠。

如麟有角凤有雏,共为周瑞环郊郛。

予生少作龙门徒,临风感事重郁纡。

此祖此孙情所于,翩然对此兴欲徂。

岂谓城阙非江湖,碧海思掣青珊瑚。

挥毫对客非故吾,鱼乎鱼乎嗟此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