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筤源

日出江气暖,步行村落间。

偶逢苍筤息,若在山中閒。

绿筱既蒙密,清波自回环。

初疑人迹绝,久有笑语諠。

脱足涉涧水,隔林叩柴关。

主人疏世事,相见亦欢然。

稍觉耳目旷,久之遂忘还。

归来诧舟子,适过武陵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刘敞以细腻的笔触,将清晨日出时分,江面温暖的阳光与村落间悠闲的步行场景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

“日出江气暖”,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环境,温暖的江面映照着初升的太阳,为整幅画面铺垫了温馨的基调。“步行村落间”则展现了诗人的行踪,他漫步于乡间小道,享受着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偶逢苍筤息,若在山中閒。”这两句通过“偶逢”和“若在山中閒”的描述,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的亲近感。仿佛在山林间偶然相遇,心灵得到了片刻的休憩。

接下来,“绿筱既蒙密,清波自回环”描绘了苍筤源的自然风光,竹林茂密,溪水清澈蜿蜒,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而又宁静致远的画面。诗人通过“初疑人迹绝,久有笑语諠”两句,巧妙地表现了从最初的寂静到逐渐传来的人声,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生活气息。

“脱足涉涧水,隔林叩柴关”则展现了诗人深入探索的过程,他踏过溪流,穿过树林,最终到达了一个隐秘的小屋前。这里,主人“疏世事,相见亦欢然”,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关系。

最后,“稍觉耳目旷,久之遂忘还”表达了诗人沉浸于自然美景中的感受,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完全融入了这片宁静之中,甚至忘记了归途。这种忘我状态,是对自然之美的极致赞美。

“归来诧舟子,适过武陵源”以诗人的归来作为收尾,通过与船夫的对话,暗示了诗人可能经历了一次梦幻般的旅程,如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充满了神秘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在自然中找到的精神慰藉。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乐郊陈渔台下柏林中结茅作小亭命曰幽素本懿臣刑部之书也谢且戏之

结茅更何好,列柏自成林。

素履宜独往,幽人欣宿心。

炎辉翳羽盖,清吹和瑶琴。

稍与事物远,忽如丘壑深。

良无山水趣,安得契知音。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种蔬二首(其一)

时雨破膏壤,荷锄回城阴。

疾耕意不足,覆陇力可任。

里巷多父兄,往来迹相寻。

见我山野服,欣然用尽簪。

劝我勿灭裂,哀我识浮沈。

虽微生平故,颇用愧其心。

采芝商于岭,食薇首阳岑。

念我非其人,岂敢慕山林。

聊以资素饱,身世实崎嵚。

丈人不我厌,荷蓧时见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种蔬二首(其二)

种蔬南冈下,地薄旱亦久。

抱瓮出复入,拮据病两手。

辍耕起长叹,四海万亿亩。

过亢今若兹,我谁与糊口。

县官祈雨泽,四望已并走。

巫女歌且舞,土龙矫其首。

上天何寥寥,百请未一偶。

霖雨待尔辈,古人亦可丑。

咄嗟云汉诗,万古竟何有。

天地何不仁,百姓为刍狗。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重阳

劳生惜流阴,徂岁逼穷律。

灿灿黄菊花,离离紫茱实。

芳香不可再,采掇自有术。

零落势足悲,盛时亦未失。

登高散百虑,驱马恣所出。

或云避阳九,可以纳元吉。

嘉愿谁间然,且当醉终日。

形式: 古风 押[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