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眠

新浴肢体畅,独寝神魂安。

况因夜深坐,遂成日高眠。

春被薄亦暖,朝窗深更闲。

却忘人间事,似得枕上仙。

至适无梦想,大和难名言。

全胜彭泽醉,欲敌曹溪禅。

何物呼我觉,伯劳声关关。

起来妻子笑,生计春茫然。

形式: 古风

翻译

沐浴后身体舒畅,独自睡下心神安宁。
更何况在深夜静坐,不知不觉就睡到了天亮。
春天的薄被也带来温暖,清晨的窗帘更显得宁静。
忘记了世间的烦忧,仿佛枕边就是神仙的境界。
最舒适的时刻没有烦恼的梦,内心的平和难以用言语表达。
这感觉胜过陶渊明的醉酒,几乎可以匹敌曹溪的禅定境界。
是什么唤醒了我?是伯劳鸟的叫声啾啾。
起身看到妻儿的笑容,生活的春天充满了迷茫。

注释

新浴:刚洗完澡。
肢体畅:身体舒畅。
独寝:独自睡觉。
神魂安:心神安宁。
况因:况且因为。
夜深坐:深夜静坐。
日高眠:睡到天亮。
春被:春天的被子。
朝窗:清晨的窗户。
深更闲:更深人静,更显悠闲。
人间事:世俗的事情。
枕上仙:枕边的神仙,比喻美好的梦境。
至适:最舒适的状态。
大和:极大的和谐。
难名言:难以用语言描述。
彭泽醉:陶渊明的隐居生活,常以饮酒为乐。
曹溪禅:曹溪禅宗,佛教的一个派别,以静心禅修为特点。
何物:什么东西。
关关:鸟鸣的声音,如伯劳鸟的叫声。
妻子:妻子和儿女。
生计:生活。
春茫然:春天的未来充满未知。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个温馨宁静的春日午睡场景。诗人通过"新浴肢体畅,独寝神魂安"展现了一种身心俱净、精神饱满的状态。夜深人静时分,不知不觉间进入了一个长久而深沉的梦乡。春日的被褥轻薄却温暖,窗外的世界似乎更添几分宁静与闲适。

诗中"却忘人间事,似得枕上仙"一句,表现出诗人在睡眠中的超然物外之感,仿佛自己已成为了一位云端漫步的仙人。"至适无梦想,大和难名言"则透露出一种超越世俗纷扰、达观自在的心境。

接下来的两句"全胜彭泽醉,欲敌曹溪禅"通过对比古代名士的豪饮与高僧的深禅,表明诗人虽然沉浸于睡眠之乐,但仍不失其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高洁境界。

然而,这种宁静的睡眠最终被"何物呼我觉,伯劳声关关"打破。诗人的妻子以笑容唤醒了他,而他却显得有些茫然,对于即将到来的春天和生活中的种种计较似乎有些不知所措。

整首诗通过对比睡眠与清醒、宁静与喧嚣、世俗与超脱等主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午后图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深刻追求和对生活本质的淡然看待。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春晚寄微之

三月江水阔,悠悠桃花波。

年芳与心事,此地共蹉跎。

南国方谴谪,中原正兵戈。

眼前故人少,头上白发多。

通州更迢遰,春尽复如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春雪

元和岁在卯,六年春二月。

月晦寒食天,天阴夜飞雪。

连宵复竟日,浩浩殊未歇。

大似落鹅毛,密如飘玉屑。

寒销春茫苍,气变风凛冽。

上林草尽没,曲江水复结。

红乾杏花死,绿冻杨枝折。

所怜物性伤,非惜年芳绝。

上天有时令,四序平分别。

寒燠苟反常,物生皆夭阏。

我观圣人意,鲁史有其说。

或记水不冰,或书霜不杀。

上将儆政教,下以防灾孽。

兹雪今如何,信美非时节。

形式: 古风

春寒

今朝春气寒,自问何所欲。

酥煖薤白酒,乳和地黄粥。

岂惟厌馋口,亦可调病腹。

助酌有枯鱼,佐餐兼旨蓄。

省躬念前哲,醉饱多惭忸。

君不闻靖节先生尊长空,广文先生饭不足。

形式: 古风

春游

上马临出门,出门复逡巡。

回头问妻子,应怪春游频。

诚知春游频,其奈老大身。

朱颜去复去,白发新更新。

请君屈十指,为我数交亲。

大限年百岁,几人及七旬。

我今六十五,走若下坂轮。

假使得七十,祗有五度春。

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