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

落日满大江,孤舟犹独行。

蒹葭交相风,中有肃杀声。

适从城中来,始觉秋气清。

世路若迫隘,江湖自宽宏。

平生独往志,久与白鸟盟。

陈人多所阅,新事屡可惊。

惟有江上峰,残年眼中青。

形式: 古风

翻译

夕阳洒满整条大江,孤独的小船还在独自前行。
芦苇丛中风声交错,其中传来秋意肃杀的声音。
刚从城中归来,才察觉到秋天的凉爽气息。
世间的道路如狭窄逼仄,唯有江河湖海广阔无垠。
我一生坚持独行的志向,早已与白鸟结下盟约。
见过许多人事变迁,新的事情总能让我感到惊讶。
只有江上的山峰,在我垂暮之年依然清晰可见,碧绿如昔。

注释

落日:夕阳。
满:洒满。
大江:整条大江。
孤舟:孤独的小船。
犹:还。
独行:独自前行。
蒹葭:芦苇。
交相:交错。
肃杀声:秋意肃杀的声音。
城中:城内。
秋气清:秋天的凉爽气息。
世路:世间道路。
迫隘:狭窄逼仄。
江湖:江河湖海。
白鸟:白鸟。
盟:盟约。
陈人:见过的人。
新事:新的事情。
屡可惊:总能让我感到惊讶。
惟有:只有。
江上峰:江上的山峰。
残年:垂暮之年。
眼中青:依然清晰可见,碧绿如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晚霞满布的大江景象,以及孤独航行的舟船。通过“蒹葭交相风,中有肃杀声”一句,可以感受到秋天特有的萧瑟与清凉。诗人通过“适从城中来,始觉秋气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感受。

在“世路若迫隘,江湖自宽宏”这两行中,诗人以比喻的手法描绘出人生旅途中的狭窄与开放的江湖之间的鲜明对比,彰显了内心对于自由和宽广世界的向往。

“平生独往志,久与白鸟盟”则表达了诗人的孤高自许、不随波逐流的性格,以及他与自然界(以白鸟为象征)的深厚情感。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陈人多所阅,新事屡可惊”显示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的观察和对新奇事物不断发生的惊讶。最后,“惟有江上峰,残年眼中青”则是诗人对于生命流逝、岁月匆匆中所持有的希望——那永恒不变的自然景致,在他看来依然生机勃勃。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落江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以及对于自由、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

杨友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三高祠

长桥度已尽,有亭枕江湄。

常时闭其门,为问居者谁。

范蠡其明哲,功成学鸱夷。

烟波五湖上,风月一西施。

张翰轻绂冕,归及鲈鱼时。

生前一杯足,何以身后为。

鲁望栖甫里,有田常若饥。

不应州县辟,郁此胸中奇。

并为吴越人,名与日月垂。

相去二千载,今乃同一祠。

壁间面如生,凛然人在兹。

我本江海客,一焉起遐思。

死者不可作,来者讵可期。

手持一钓竿,浩歌孰从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选冠子

碧眼连车,黄头间座,望断故人何处。

当时胜丽,旧日繁华,都变虏言胡语。

万里衔冤,几年埋恨,仔细向谁分诉。

对南风凝眸,眺神旌、触目泪流如雨。

今幸会,电扫雷驱,云开雾敛,一旦青天重睹。

桃林卧草,华岳嘶风,行迓太平周武。

洗尽腥膻巷陌。从此追欢,酒杯频举。

任笙箫声里,花朝月夕,醉中歌舞。

形式: 词牌: 选冠子

谒圣林

悠悠往古继来今,天地无穷照孔林。

两到金丝堂下拜,门生无负百年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一丛花

娟娟□月可庭方。窗户进新凉。

美人为我歌新曲,翻声调、韵超出宫商。

犀箸细敲,花瓷清响,馀韵绕红梁。

风流难似我清狂。随处占烟光。

怜君语带京华样,纵娇软、不似吴邦。

拚了醉眠,不须重唱,真个已无肠。

形式: 词牌: 一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