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宗臣所作的《寄子与明卿元美三子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首联“同心久相失,羁思近何如”,诗人感叹与友人长久分别,心中充满了羁旅的愁思,近来这种思绪如何?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挂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颔联“星出窥龙剑,天长阻雁书”,诗人想象着在夜晚,星星闪烁,仿佛能看到远方友人手中的龙剑,但天长地远,书信难达,只能遥望。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龙剑代表友人的身份或力量,雁书则象征着传递消息的使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消息的渴望和对通信不便的无奈。
颈联“满江纷甲鼓,落日泣樵渔”,描绘了一幅战乱中的景象,江面上战鼓声声,落日下渔民和樵夫哭泣,暗示了社会动荡不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担忧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尾联“祛住情兼苦,奚方定卜居”,诗人感叹自己和友人都饱受离别之苦,不知何处才是安定之所。这里的“祛”通“驱”,意为驱赶、摆脱,表达了诗人对摆脱困境、找到安居之地的强烈愿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性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体现了明代文人对友情、家国和个体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