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不疑与客登梁昭明钓台李肩吾和前诗见遗用韵谢之

篮舆轧轧度齐山,文献风流数百年。

遥想牧之歌晚月,閒寻白也咏平天。

只馀钓水梁台在,未办登山谢屐穿。

多谢秋风吹好语,如陪杖屦俯鱼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竹篮吱呀穿过齐山,这里文人墨客风雅流传数百年。
遥想杜牧月下吟唱,悠闲地寻找白居易赞美的平天世界。
只剩下钓鱼的水边楼阁还在,登山的木屐还没准备好穿。
深深感谢秋风带来了美好的话语,仿佛陪伴我拄杖漫步于水边深渊。

注释

篮舆:竹篮。
文献:古代文献,指代文人墨客。
风流:指文人雅士的风采和才情。
牧之:杜牧,唐代诗人。
白也:白居易,唐代诗人。
平天:形容天空广阔无垠。
钓水:在水边垂钓。
梁台:水边的楼阁。
登山:登山活动。
谢屐:谢公屐,一种木屐,典故出自《晋书·谢灵运传》。
杖屦:拐杖和鞋子,代指散步或行走。
鱼渊:深水潭,比喻生活或学问的深度。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文人雅集的场景,诗人魏了翁与友人高不疑一同登临梁昭明钓台,感受历史风流与自然美景。"篮舆轧轧度齐山"形象地写出乘坐竹轿上山的轻快与惬意,"文献风流数百年"则表达了对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诗篇的敬仰。

"遥想牧之歌晚月,閒寻白也咏平天"借用了杜牧(牧之)和白居易(白也)的典故,他们都是唐代著名诗人,通过他们的诗歌,诗人仿佛能听见他们在月夜吟唱,品味那份闲适与诗意。"只馀钓水梁台在,未办登山谢屐穿"进一步强调了钓台的历史遗迹,以及诗人对登高所必需的登山屐的遗憾,暗示了时光流转,人事变迁。

最后,诗人以"多谢秋风吹好语,如陪杖屦俯鱼渊"收尾,感谢秋风带来的清爽,仿佛秋风也在低语着历史的故事,如同陪伴他一同沉浸在钓鱼台的宁静之中。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偶成

有口只饮酒,有眼只看书。

看书知古今,治乱能愁予。

不如一味饮,醉眼昏蘧蘧。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寄李考功

虚灵天地心,亹亹万化机。

几形有动静,诚尽无显微。

人惟不自信,稷颜有相违。

居人惮寒暑,游子行不归。

谁知烱然存,彼物乃吾知。

高人真畏友,圣贤吾师师。

形式: 古风

寄题王才臣南山隐居六首(其一)庄敬日强斋

天以行故健,火以宿故壮。

卓哉主一翁,挈我洙泗上。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漾]韵

寄题王才臣南山隐居六首(其四)竹亭

西山抱孤洁,淇水凝寒绿。

古来长安道,多少閒草木。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