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赵宗白宣州寄诗次韵

三载樟亭信到迟,偏劳双鲤寄相思。

玄晖有兴期频订,太白曾游亦自奇。

顾我尝为秋圃客,知君不废敬亭诗。

未须更道澄江练,只候飞凫上赤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三年来樟亭的信件总是来得迟缓,特别劳烦鱼儿传递深深的思念。
玄晖时常兴致勃勃地期待着频繁的约定,李白也曾游历此地,这里也令他感到惊奇。
回想我曾是秋日园中的访客,知道你对敬亭山的诗篇从未间断。
无需再提那澄清的江面如练,只等待着你的飞雁越过宫殿的红墙。

注释

三载:历时三年。
樟亭:地名,可能指某个特定的地方。
双鲤:古代用于书信传递的两条鱼形木板,象征鱼传尺素。
相思:深深的思念之情。
玄晖:谢玄晖,可能是诗人的名字或代指某位友人。
期频订:期待频繁的约定。
太白:李白,唐代著名诗人。
自奇:感到惊奇。
秋圃客:秋天的园中客人,指诗人自己。
不废:未曾停止。
敬亭诗:敬亭山的诗,可能指李白的《独坐敬亭山》等诗作。
澄江练:清澈的江面如同白色的丝绸。
飞凫:飞翔的野鸭,古人常以之比喻书信使者。
赤墀:宫殿的红墙,代指皇宫或朝廷。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区仕衡所作,名为《答赵宗白宣州寄诗次韵》。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自身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期待。

“三载樟亭信到迟”,开篇即指出书信来得不易,表明了与赵宗白之间的情谊深厚。接下来,“偏劳双鲤寄相思”则用传送鱼作为比喻,形象地展示了诗人心中对友人的牵挂。

“玄晖有兴期频订”,这里的“玄晖”可能指的是高远的境界或深邃的智慧,“期频订”则表明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严肃态度和不断修订的努力。紧接着,“太白曾游亦自奇”,提及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暗示了诗人对于文学传统的尊重与个人才华的独特展示。

“顾我尝为秋圃客”,此句表明诗人曾在宣州(今安徽宣城)居住,有着对当地自然景观的深刻体验和情感寄托。接下来的“知君不废敬亭诗”则是对赵宗白文学才能的肯定,认为他不会轻视或者忽略自己在敬亭写下的诗句。

最后,“未须更道澄江练,只候飞凫上赤墀”,诗人表达了对于文学创作的期待,不需要过多地讨论澄江的水清,只需等待着灵感如同飞鸟般降临,来到心中那块洁净而高耸的精神之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于文学创作的严肃态度和美好期待。

收录诗词(29)

区仕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常思岭

暮次大田驿,朝越常思岭。

岭上奚所思,思君善刑赏。

赏功固有秩,刑恶良有等。

硕体钦恤意,治平庶无枉。

泉南七闽地,使节自兹往。

谳狱在详明,吐论当峻整。

微风振榕林,仰睇天宇迥。

於心得真契,凝光何焕炳。

形式: 古风

郑寺丞邓山长来访林中

喧传彩鹢下江干,村北村南稚子看。

呼酒咄嗟欣有客,住山寥落幸无官。

不惭居士新藤帽,亦醉田家老瓦盆。

君爱幽居寻旧好,几来林下共清欢。

形式: 七言律诗

雨中

蓬窗竹户小园东,湿尽残红又浅红。

羡杀乌栖深树稳,豆花篱落雨声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胡生行

君不见平陵班仲升,君不见句章阚德润。

二子佣书日苦贫,投笔诵经总才隽。

又不见二子之后有胡生,寸管从人落魄行。

往往自诧骨非贱,口述二子功与名。

凿空绝域称使者,孝廉为郎补中舍。

都乡拜爵金印持,定远封侯玉门射。

胡生果是大耳儿,蛟龙尺水自有时。

长安乞米齿编贝,且得待诏聊免饥。

不能持钓富春泽,只解校文天禄阁。

丈夫岂必终落魄,他时人认佣书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