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壤草堂看桂

金风吹欲尽,桂放草堂幽。

色许东篱借,香随震泽浮。

月弦疑满魄,人静觉深秋。

花气浑教醉,何须促酒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金风渐逝,桂花盛开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美好与内心的情感巧妙融合。

首句“金风吹欲尽”,点明季节转换,金风象征着秋天的到来,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接着“桂放草堂幽”一句,描绘了桂花在草堂周围绽放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充满生机的环境。

“色许东篱借,香随震泽浮”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桂花的颜色和香气赋予了动态感,仿佛从远处东篱的花丛中借来色彩,随风飘散到震泽,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

“月弦疑满魄,人静觉深秋”则进一步深化了秋夜的意境,月亮如同满弦之弓,给人以饱满、充盈的感觉,夜晚的寂静让人深刻感受到秋天的来临。

最后,“花气浑教醉,何须促酒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陶醉之情,认为欣赏自然之美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无需借助酒力来达到醉意,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秋天桂花盛开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和热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20)

朱用纯(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诸生。入清,隐居教读。治学确守程朱理学,所著《治家格言》,流传颇广。康熙间坚辞博学鸿儒之荐。另有《愧讷集》、《大学中庸讲义》

  • 字:致一
  • 号:柏庐
  • 籍贯:明末清初江南昆山
  • 生卒年:1627—1698

相关古诗词

洞山

传闻林屋中,其事多不经。

古今足迹到,玉柱与金庭。

我亦无所取,披云上翠屏。

不知自何代,忽然来六丁。

顽顽矿乱斧,片片堆空青。

舞伏非一势,龙象各殊形。

玲珑复突兀,巧匠袖手停。

或言怀襄时,漱击成晶荧。

或言女娲遗,奇质故亭亭。

二者皆荒诞,天风忽寥冷。

山本号龙洞,龙去已沉冥。

直疑鳞甲蜕,错落几千龄。

至今满苔绿,风雨闻龙腥。

形式: 古风

题表被甥《濯足万里流图》

士志贵远大,士品贵芳洁。

此非高隐图,特异尘途辙。

人生万里程,始步难蹉跌。

便当拔污泥,介焉终其节。

万钟有弗受,三公有弗屑。

纵令江汉濯,何难与比絜。

胡生正年少,希尚胡卓绝。

勉哉素履往,窃为吾道悦。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赋梅花初月酬汪古义诸公

冬至之后江上春,来车去马秦淮滨。

峨峨钟山楼观古,翼翼南国衣冠新。

此时游子逸兴发,客衾忽梦歙溪云。

金陵子弟来相送,梅花初月尤殷勤。

我昔盛年学书史,担簦载贽非隐伦。

中遭丧乱百念息,揣分甘作山中人。

山中得此构重屋,惜其背寅乃面申。

清宵魂交古君子,为云安名一何神。

寒梅始花日出辰,当楼新月悬钩银。

天根阳生花实茂,月窟魄死光辉沉。

蓓蕾数点春,我巳见其映雪千树之玉津。

漂渺一眉金,我巳看作行天五夜之冰轮。

功名事业塞宇宙,敛之方寸谓之仁。

隆中窥此诸闻达,莘野抱此称天民。

即今谁因乃成此,故人陶侃与贺循。

未能陈力当引去,山中梅月姑相亲。

天根月窟古所云,动静之机斡洪钧。

世人漫作复姤二卦看,缘何得见梅花初月之景象与夫隐者之天真。

再拜文儒领佳贶,长歌作谢聊自申。

形式: 古风

杨大鉴为幕府绘抟法百图题

相台画史杨大鉴,眼光如鉴鬓如钐。

搏法千年巳失传,貌出百图非泛泛。

剑一人敌学之难,岂知徒搏无伤残。

强梁侠儿里中横,颠倒掀翻掌股间。

幕府昼长风拂拂,窗前卷舒此何物?

担夫当道草书精,军人起距火牛出。

我欲摧恶却厌兵,欻然见此心眼明。

垂老宁知才思尽,等闲为写丹青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