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宝上人

重城萧寺虽留滞,野鹤由来性本闲。

寒磬终宵鸣竹院,虚窗尽日对秋山。

旋移怪石资吟赏,应有孤云共往还。

自笑红尘成底事,幽期长是负松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寇准所作的《赠宝上人》,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的羡慕和自己身处尘世的感慨。首句“重城萧寺虽留滞”描绘了诗人身处繁华都市中的寺庙,尽管有所停留,但内心更向往宁静。“野鹤由来性本闲”以野鹤比喻宝上人的淡泊生活态度,暗示其心境超然。

“寒磬终宵鸣竹院”写夜晚寺庙中寒磬声回荡在竹林之间,营造出清冷而宁静的氛围。“虚窗尽日对秋山”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旋移怪石资吟赏”描述诗人或许会与宝上人一起欣赏奇石,享受诗酒风月的雅趣。“应有孤云共往还”则寓意诗人希望能像孤云一样,与上人共享自由自在的生活。

最后两句“自笑红尘成底事,幽期长是负松间”直抒胸臆,诗人自嘲在纷扰的尘世中忙碌,常常辜负了与上人共度的幽静时光,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寺庙生活和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事务的厌倦。

收录诗词(299)

寇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1023)九月,又贬衡州司马,是时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 字:平仲
  • 籍贯: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
  • 生卒年:961-1023

相关古诗词

赠隐士

夫子才名重,贫居志未劳。

吟当寒夜苦,闲到白头高。

心地通禅寂,田园近海涛。

不知千载后,谁更续离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赠隐者

夫子生东野,经年不到城。

爱吟无俗趣,贪画得閒名。

荒径侵山影,虚堂出燕声。

我惭为谪吏,泉石负幽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赠惠政上人

寥寥长日掩松关,白首忘机古寺间。

香烬石房终晓讲,叶堆莎径忆秋山。

澄泉心地清无染,野鹤精神老更闲。

孤坐有谁同此意,白云空见渚禽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赠僧

重城须久住,尘事日全无。

落叶惊秋信,思山展旧图。

貌同仙鹤瘦,心似片云孤。

念我浮名在,还将静者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