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五十一)

一口吸西江,赤土涂牛奶。

荡尽圣凡情,犹欠这一解。

丹霞马祖,眼见如盲,灵照庞婆,口说如哑。

蓦劄相逢露一机,惊翻岩瀑苍龙挂。

虽然斫额望乡关,前头大有路在。

形式: 偈颂

翻译

一口气吞下整个西江,红色的土地上洒满牛奶般的江水。
洗净了圣人凡人的感情,但仍欠缺这一领悟。
见到丹霞马祖如同瞎子,听到灵照庞婆的话语如同聋哑人。
突然相遇时揭示了奥秘,就像惊动山崖瀑布,显现如苍龙挂空。
尽管砍伤额头思念故乡,前方仍有广阔的路途等待着。

注释

一口吸:一口气吞下。
西江:长江上游的西江段。
赤土:红色的土地。
涂:洒满。
牛奶:比喻江水泛滥。
荡尽:洗尽。
圣凡情:圣人和凡人的感情。
欠:欠缺。
解:领悟。
丹霞马祖:佛教禅宗的人物,马祖道一的别称。
眼见如盲:看事物如同瞎子。
灵照庞婆:另一位禅宗人物庞蕴的尊称。
口说如哑:说话如同哑巴。
蓦劄:突然。
相逢:相遇。
露一机:揭示一个秘密。
惊翻:惊动。
岩瀑:山崖上的瀑布。
苍龙挂:形容瀑布如龙挂空。
斫额:砍伤额头。
望乡关:思念故乡。
大有路在:前方还有广阔的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绍昙的作品,以独特的禅语和象征手法表达深奥的佛教哲理。首句“一口吸西江,赤土涂牛奶”形象地描绘出超越世俗的宏大气魄,将江水与泥土对立的事物融为一体,暗示修行者的心境超越了物质世界的界限。

接下来的“荡尽圣凡情,犹欠这一解”表达了修行者已经涤荡了世俗的情感,但仍觉有所欠缺,这“一解”可能指的是对佛法的终极领悟。诗人提到“丹霞马祖,眼见如盲,灵照庞婆,口说如哑”,借两位禅宗大师的形象,表达真正的觉悟并非仅靠视觉或言辞,而是内心的彻悟。

“蓦劄相逢露一机,惊翻岩瀑苍龙挂”运用生动的比喻,描述了顿悟的瞬间如同山崖瀑布般突然显现,令人震撼。最后两句“虽然斫额望乡关,前头大有路在”则传达出即便身处修行之路的艰辛,前方仍有广阔的解脱之道。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丰富,富有禅意,体现了禅宗追求内心清净与解脱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891)

释绍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 字:希叟
  • 生卒年:?~一二九七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四十三)

父豩顽,子恶毒。热血相喷,嗔拳相?。

如风吹水自成纹,医得耳聋成瞎秃。

冷地思量,笑不成哭。乳峰将底报深冤,捩鼻木。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三十二)

半夜客船钟,渔火愁眠省。

不见老寒山,泪湿吴云冷。

幽鸟啼霜月影斜,野桥枫叶翻红锦。

击碎重关,枯山未泯。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三十一)

寂寞万峰头,佳节成虚度。

贫无一盏灯,好有多般事。

洞山姜索价太穹,无缝塔入门辨主。

厕筹子动地放光,利市官招财满库。

不作佛法商量,亦非世谛流布。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六十八)

趁晴盖却屋,捉空种了麦。

安身立命既无忧,只须体究庭前柏。

坚守岁寒,青无变色。唤作西来直指宗,瞎。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