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日食半斤肉,十年一百秤。
且限六十年,不知几个命。
肉块高如山,业坑深似井。
前路黑漫漫,劝君宜猛省。
这首诗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对贪婪和过度消费的批判。诗人通过“日食半斤肉,十年一百秤”的描述,形象地展现了人们在饮食上的奢侈浪费。接着,“且限六十年,不知几个命”则暗示了生命有限,提醒人们珍惜时间,避免过度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了生命的真正价值。
“肉块高如山,业坑深似井”两句,进一步强化了对奢侈生活的讽刺,将堆积如山的肉与深不见底的业坑相对比,寓意着过度的欲望和消费最终将人引入无尽的苦难深渊。最后,“前路黑漫漫,劝君宜猛省”表达了对读者的警示,指出未来的道路充满未知和困难,鼓励人们及时反省自己的行为,避免陷入贪婪和浪费的恶性循环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反映了宋代社会中对奢侈浪费现象的担忧和批判,同时也传达了对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的思考。
不详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有酒方开颜,无肉不举箸。
颠倒自戕贼,拟将血肉补。
弃却囊中金,反收路傍土。
不见富贵家,未死神先去。
人生稍富足,著意营口腹。
买鱼寻鳜鱼,买肉要羊肉。
谛观异类身,无非亲眷属。
正当举箸时,仁人宜自烛。
忽闻贼杀人,吞声眉已皱。
不知杯中羹,甘肥自何有。
汝身既怕死,物命亦爱寿。
彼此莫相杀,且要无身后。
忍人喜啖脍,砧几膏血洒。
想见鱼痛时,正似人遭剐。
咀嚼称珍奇,恻隐略无也。
影响恐非遥,不在九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