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名为《昌龄欲游白石兴尽而止予亦思前年之游遂次其韵》。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往昔游历的回忆与向往,以及对当前情境的感慨。
首句“前年蜡屐远寻幽”,以“蜡屐”这一古代行旅中的常见装备,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当年深入山林、探寻幽境的情景。接着,“洞府曾经一宿留”则点明了诗人曾在某个隐秘的洞府中过夜的经历,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细节,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片未知之地的神秘与宁静。
“诗句亲题碧云里,梦魂时到白岩头”两句,将诗人的思绪与情感融入自然之中。不仅有实际的“诗句亲题”,还有虚幻的“梦魂”游走于“碧云”与“白岩”之间,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自由与诗意生活的向往。
“风生见说欲飞去,兴尽何如且罢休”则是对当前情境的感慨。诗人似乎在想象着自己如同被风吹动一般,渴望飞翔于天地之间,但最终却选择了“兴尽而止”,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与妥协。这种情感的转折,使得整首诗在回顾过去与面对现实之间找到了平衡。
最后,“他日相呼老兄弟,飘然杖屦共翱游”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与友人共同探索未知世界的期待与憧憬。这不仅是对年轻时光的怀念,也是对未来岁月中继续追求自由与诗意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画面构建,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对当下情境的反思,以及对未来探索的渴望,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