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林中独坐欲中宵,落叶纷纷触坏袍。
月影渐移蛩韵急,露华初上鹤声高。
四时催老秋偏感,万事萦心夜更劳。
犹赖清风知我意,频吹庭竹助萧骚。
这首宋朝魏野的《和臧奎秋夜书怀》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林中度过秋夜的情景。首句“林中独坐欲中宵”展现了诗人深夜静思的画面,孤独而深沉。"落叶纷纷触坏袍"则通过落叶的细节,渲染出秋夜的寂寥与凄清,落叶不仅触动了诗人的衣袍,也触动了他的内心。
“月影渐移蛩韵急,露华初上鹤声高”两句,通过月光移动、蟋蟀鸣叫和鹤声悠扬,构成了一幅宁静又略带哀愁的秋夜图景。月光与虫鸣交织,露水与鹤声相映,动静结合,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四时催老秋偏感,万事萦心夜更劳”直抒胸臆,诗人感叹时光流逝,秋天的到来让他更加感受到岁月催人老,生活中的琐事使夜晚的忧虑更为深重。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纷扰的感慨。
最后,“犹赖清风知我意,频吹庭竹助萧骚”以自然之景收束全诗,清风仿佛能理解诗人的内心,不断吹动庭前的竹子,发出沙沙声响,增添了诗的萧瑟与寂寥之感,寓言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寻求慰藉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出宋人深沉内敛的诗风。
不详
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敢学宣尼叹道穷,闲心何处不相容。
交朋尽笑龟蒙散,邻里偏谙叔夜慵。
晚吹清泠彫万木,残霞红澹映三峰。
为怜今岁于中稔,欲遣儿孙亦务农。
村落秋穷兴莫穷,黄花红叶照衰容。
时平转称千般巧,年长仍添一倍慵。
林下携筇闻远水,洞中攲枕见前峰。
与君邻里何相似,来往人多是老农。
谁知破筠根,还同一气分。
吉凶终在我,翻覆谩劳君。
酒欲祈先酹,香临掷更焚。
吾尝学丘祷,懒把祝云云。
静顾身兼世,何须哂复吁。
境牵情各有,道断事皆无。
拜少腰宁负,眠多眼不辜。
权豪任相笑,适性自为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