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武昌漫兴》由清代诗人李滢所作,描绘了武昌地区历史变迁与战争后的凄凉景象。
首联“辘轳呜咽夜无声,肠断阴云压楚城”以辘轳的哀鸣和阴沉的云层渲染出一种压抑、悲凉的氛围,仿佛夜晚的寂静中蕴含着无法言说的痛苦与绝望,楚城被沉重的阴云笼罩,暗示着历史的沉重与哀伤。
颔联“巨鹿黄巾漂战血,寿阳白马拥残兵”运用典故,将历史上的巨鹿之战与寿阳之战融入其中,通过“黄巾”和“白马”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们的悲惨命运,战血漂泊,残兵拥簇,展现了战争的血腥与破坏。
颈联“鹃啼蜀道江涛冷,乌啄延秋劫火明”进一步深化了悲凉的意境。鹃鸟的啼叫在蜀道上回响,江水似乎也因这悲鸣而显得更加寒冷,乌鸦啄食着延秋的劫火,火光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明亮,却也映照出战争后废墟的凄凉与荒芜。
尾联“廿载疮痍多涕泪,故宫荒草暮云平”总结了全诗的主题,二十年来,这片土地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与创伤,人们流下了无数的泪水。昔日繁华的故宫如今只剩下荒草丛生,暮云低垂,一片苍茫,表达了对历史沧桑与人间悲苦的深刻感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战争与历史变迁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哀伤,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