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月

残霞卷尽出东溟,万古难消一片冰。

公子踏开香径藓,美人吹灭画堂灯。

琼轮正辗丹霄去,银箭休催皓露凝。

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台殿冷层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残余的晚霞收束于东方的海洋,万古以来也无法消融那一片冰雪。
贵公子踏过铺满青苔的小径,美女吹熄了画堂中的灯火。
明亮的月亮正在升向深红的天空,不要让银色的箭矢催促露珠凝结。
还有那隐藏在别处的神秘仙境,共有三十六处,水晶宫殿冷清又层层叠叠。

注释

残霞:夕阳留下的最后一抹红晕。
东溟:东方的大海。
香径藓:长满青苔的芳香小路。
画堂灯:装饰华丽的厅堂里的灯火。
琼轮:美玉制成的月亮,比喻明亮的月亮。
丹霄:红色的天空,形容天边。
银箭:指月亮升起时的光芒,如银箭般射向天空。
皓露:明亮的露珠。
洞天:神话中指隐秘的仙境。
水晶台殿:形容宫殿晶莹剔透,如水晶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其中融入了丰富的想象和深邃的意境。开篇“残霞卷尽出东溟,万古难消一片冰”两句,以浩瀚的宇宙时空为背景,设置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残霞"与"万古"相对比,更显现了那"一片冰"的坚守和永恒。

接着,“公子踏开香径藓,美人吹灭画堂灯”两句,则描绘了一种仙界中的人物活动。这里的“公子”与“美人”都是仙界中人物的代称,他们的行为举止都显得不凡,既有高贵之感,也透露出一股超然世外的气质。

"琼轮正辗丹霄去,银箭休催皓露凝"两句,则是对仙界车马和时间流逝的一种描绘。“琼轮”、“丹霄”、“银箭”都是一些仙界的器物名词,它们的出现让人联想到的是一种神秘而又高贵的世界。而“皓露凝”则是在描写早晨的露水,既是时间的标志,也增加了一种清新的氛围。

最后,“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台殿冷层层”两句,是对仙境中建筑的一种描绘。“洞天三十六”指的是道教传说中的三十六个洞天福地,而“水晶台殿冷层层”则是对这些仙境建筑的装饰和结构的一种形容,既给人以清凉脱俗之感,也让人感到一种深邃无比的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致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读者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神秘莫测的仙境世界中。

收录诗词(27)

章碣(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章孝标之子。唐乾符三年(876年)进士。乾符中,侍郎高湘自长沙携邵安石(广东连县人)来京,高湘主持考试,邵安石及第

  • 字:丽山
  • 生卒年:836—905年

相关古诗词

曲江

日照香尘逐马蹄,风吹浪溅几回堤。

无穷罗绮填花径,大半笙歌占麦畦。

落絮却笼他树白,娇莺更学别禽啼。

秪缘频燕蓬洲客,引得游人去似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观锡宴

倾朝朱紫正骈阗,红杏青莎映广筵。

不道楼台无锦绣,只愁尘土扑神仙。

鱼衔嫩草浮池面,蝶趁飞花到酒边。

日暮骅骝相拥去,几人沉醉失金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变体诗

东南路尽吴江畔,正是穷愁暮雨天。

鸥鹭不嫌斜两岸,波涛欺得逆风船。

偶逢岛寺停帆看,深羡渔翁下钓眠。

今古若论英达算,鸱夷高兴固无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低着烟花漠漠轻,正堪吟坐掩柴扃。

乱沾细网垂穷巷,斜送阴云入古厅。

锁却暮愁终不散,添成春醉转难醒。

霁来还有风流事,重染南山一遍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