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李白古风(其二)

吾闻圣谟训,君道止于仁。

大禹问辜泣,测然天地春。

秦隋何猰㺄,虫豸馋齐民。

偶语亦何辜,一瓜杀三人。

天道岂蒙翳,巨祸不旋身。

继冢鱼肉沸,亥广速夷沦。

嗟嗟殷鉴在,千古隋与秦。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探讨了君主之道与道德之根本。开篇引用圣人之言,强调“君道止于仁”,即君王的职责在于施行仁政,这是对君主权力的道德约束。接着,通过大禹治水的故事,象征着仁政带来的福祉,如同春日般温暖大地。

然而,诗人随后列举了秦朝和隋朝的例子,指出暴政与贪婪如何导致国家的衰败与人民的苦难。秦朝的严苛统治和隋朝的奢侈腐化,被视为历史上的反面教材,诗人以此警示后世君主,勿蹈覆辙。

特别提到“偶语亦何辜”这一典故,暗指秦朝的“焚书坑儒”事件,无辜的言论者被处死,体现了暴政下言论自由的丧失。而“一瓜杀三人”的故事,则是隋朝时期因瓜果而引发的冤案,进一步揭示了暴政下法律的残酷与不公。

诗人最后感慨:“天道岂蒙翳,巨祸不旋身。”意为天道公正,不会被蒙蔽,巨大的灾难终将降临到作恶者的身上。接着,他以“继冢鱼肉沸,亥广速夷沦”描绘了暴政下的社会动荡与人民的苦难,最终以“嗟嗟殷鉴在,千古隋与秦”总结,提醒人们从历史中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整首诗以历史为镜,深刻反思君主权力与道德的关系,以及暴政对国家与人民的破坏,体现了诗人对社会正义与道德伦理的深切关注。

收录诗词(76)

李坚(贞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李白古风(其三)

崔嵬千仞冈,上有孤生桐。

凡禽不敢过,威凤日相从。

高标本虚心,至和含其中。

采之献清庙,雅奏谐黄钟。

时无子期侣,空山饱霜风。

自分沟中断,行为爨下充。

幸逢蔡中郎,得登君子宫。

愿言承左右,备君燕閒供。

养君中和性,庶以效微躬。

形式: 古风

拟李白古风(其四)

志士怀当世,众人谋一身。

志士惧来日,众人惜今晨。

讵知当世安,未为一身贫。

盖棺苟遗臭,生前奚足珍。

所以首阳薇,万古扶彝伦。

不见上蔡吠,瞥眼成烟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拟李白古风(其五)

少陵真人豪,稷契心自许。

周遭澒洞间,百折水东注。

短褐才掩胫,破庐不蔽雨。

犹轸当时忧,不暇一身诉。

心期万广厦,大庇寒士聚。

地下千载人,谁为唐宰辅。

肉食不怀谋,藿食乃心苦。

形式: 古风

拟李白古风(其六)

驱车上长安,经从古周京。

矫首周京道,彳亍伤我情。

旁岐纷百出,过者迷纵横。

古道委丛棘,狐兔相经营。

问之父老言,此理非难明。

岐路便捷足,正途多迂程。

哀哉百岁后,谁人问周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