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舟泊桐江

严子陵边水自流,夕阳无语倚松舟。

乍逢风月羞为客,及到溪山识尽秋。

移树断蝉初过雨,立沙孤雁偶随鸥。

乡心旅思何人会,芦苇萧萧一笛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严子陵隐居处,流水静静流淌,夕阳默默低垂在松舟旁。
突然遇见美景,我羞于以游客身份欣赏,等到深入溪山,才领略到秋天的韵味。
雨后新枝移栽,蝉声断续;沙滩上,孤雁偶尔与海鸥相伴。
身处异乡,心中满是思乡之情和旅途思绪,又有谁能理解?只有那萧瑟的芦苇和悠扬的笛声在低吟。

注释

严子陵:东汉隐士。
流:流动。
夕阳:傍晚的太阳。
倚:依靠。
松舟:松木小船。
乍逢:突然遇到。
风月:自然景色,也可指男女情事。
羞:感到羞愧。
溪山:溪流和山峦。
秋:秋天。
移树:移动或移植树木。
断蝉:被雨水打断的蝉鸣。
过雨:经过雨水。
立沙:站立在沙滩上。
孤雁:孤独的大雁。
旅思:旅途中的思绪。
何人会:谁能理解。
芦苇:一种水生植物。
萧萧:形容声音凄凉。
一笛幽:悠扬的笛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日晚上在桐江停船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严子陵边水自流”以严子陵的典故点出地点,暗示历史的沉淀和自然的永恒。次句“夕阳无语倚松舟”则通过静态的画面,展现夕阳低垂、船只静泊的宁静景象,烘托出诗人孤独而沉思的情绪。

“乍逢风月羞为客”表达了诗人初遇美景时的惊喜与羞涩,仿佛不配做这山水间的过客。接下来,“及到溪山识尽秋”则写出诗人深入体验了秋天的韵味,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和深沉。

“移树断蝉初过雨”描绘了雨后清新,蝉声断续的场景,增添了秋日的生动气息。而“立沙孤雁偶随鸥”则以孤雁和鸥鸟的形象,寓言诗人自己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偶然的相伴。

最后两句“乡心旅思何人会,芦苇萧萧一笛幽”,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羁旅之愁,笛声的幽幽回荡,更显其心境的寂寥。整体来看,赵湘的这首《秋晚舟泊桐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白。

收录诗词(120)

赵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丁鹗下第客游

尊前泣复歌,清泪酒相和。

别岸春风静,孤舟夜雨多。

鸟鸣烟草露,花逐夕阳波。

我亦无憀者,东西欲奈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送刘熙

落日照行衣,乡程隔翠微。

听蝉临水别,闻雨抱琴归。

鬓发各疑短,天涯相见稀。

离歌一声断,江上有鸿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张用砺殿丞赴阙

诏书徵入阙,数日醉离筵。

野老衣多泪,山溪雨送船。

郡斋閒月色,江鸟得诗篇。

省阁人相待,供吟几树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李著作赴四明

暂辞芸阁伴,欲上海边城。

地近瀛洲见,山连越水迎。

驻帆寒草动,移旆晓霞明。

到日新题出,登高待雪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