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子陵溪水千年绿,犹忆登临日暮时。
子去定能寻胜概,书来当复慰相思。
简编有味宁论晚,得失从渠莫自疑。
也学迂疏教似舅,不应空赋渭阳诗。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栻的《送甘可大》,是一首送别诗。全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深厚的情谊。
“子陵溪水千年绿,犹忆登临日暮时。”开篇即以子陵溪的千年绿意为背景,回忆起与朋友共同攀登山涧、赏析诗书的美好时光。这里的“犹忆”表达了对往昔美好的怀念,而“日暮时”则增加了一份离别的哀愁。
“子去定能寻胜概,书来当复慰相思。”这两句表明即使朋友远去,也会通过书信的方式互相安慰,共同回味过往的美好。这里的“寻胜概”和“慰相思”都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简编有味宁论晚,得失从渠莫自疑。”这两句则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不以世俗得失为念的胸怀。诗人通过简练的笔墨(简编)来品味生活中的乐趣,不再纠结于世间的成败得失。
“也学迂疏教似舅,不应空赋渭阳诗。”末两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文学艺术追求的态度,拒绝做无病呻吟、形式主义的创作,而是像舅父那样深入浅出地传授知识和技艺。这里的“迂疏”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而“渭阳诗”则是一种华丽而空洞的诗风,诗人自诩不愿效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对友情的珍惜以及个人文学追求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深厚文化底蕴。
不详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重来能复几旬馀,临水登山又送渠。
夜雨已知农事好,春寒未放小桃舒。
眼前佳处应难尽,别后书来讵可疏。
我亦相将归旧隐,杖藜时复访楼居。
循吏古犹少,岭民今未苏。
丁宁烦诏旨,推择得吾徒。
根本谁深念,诗书计不迂。
惟应敦此意,岂但应时须。
公事妨开卷,遐征念索居。
能来数月款,端为百忧纾。
师友洛川上,人才元祐初。
归来有新益,不惜几行书。
历数勋贤后,如君到眼希。
胸中蕴金石,笔下出珠玑。
倾盖嗟何晚,临流又送归。
他年傥相忆,寻我钓鱼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