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燕。

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趱人种桑园。

茅盖三间厦,秧肥数顷田。

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抄几首清新杜甫篇。

形式: 古风

翻译

春天赏花听杜鹃鸣叫,秋天月夜观赏归巢的燕子。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薄如云,时光流逝之快如同离弦之箭。
积攒了一些钱,催促人们去种植桑树园。
盖起三间茅草屋,期待着肥沃的稻田能丰收。
床头放一本冷清的陶渊明传记,窗前抄写几首杜甫的清新诗篇。

注释

杜鹃:鸟名,叫声凄切,常象征哀愁或思乡之情。
归燕:春天归来的燕子,象征着春天和归家。
人情薄似云:形容人情冷淡,像云般飘忽不定。
风景疾如箭:比喻时光飞逝,如箭矢般快速。
买花钱:积攒的钱财。
趱人:催促他人去做某事。
桑园:种植桑树的园地,用于养蚕。
厦:大房子。
秧肥:稻田中的秧苗长得茂盛。
冷淡渊明传:指陶渊明的传记,可能寓意淡泊的生活态度。
清新杜甫篇:指杜甫的清新诗歌,可能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四季变换中的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诗人以春花时节听到杜鹃啼叫,秋月时分欣赏归巢的燕子,暗示时光流转之快。他感叹人情淡薄如云,世事变迁如同离弦之箭,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世态的炎凉。

诗人通过“留下买花钱,趱人种桑园”的细节,展现了农耕生活的朴素与勤劳,对未来的安居乐业有所期盼。接着,他想象自己拥有三间茅屋,数顷肥沃的农田,生活虽然简朴,却能沉浸在阅读陶渊明的淡泊诗篇和抄录杜甫清新诗歌的宁静之中,体现出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既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也流露出他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感慨。吴西逸的《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在元代小令中别具一格,展现出独特的个人风格。

收录诗词(3)

吴西逸(元)

成就

作品:《自况》。散曲内容多写自然景物、离愁别恨或个人的闲适生活,风格清丽疏淡。阿里西瑛作嬾云窝成,自题殿前欢,西逸及贯云石等均有和作。西逸所作曲,今存小令四十余支。(见太平乐府)太和正音谱评为“如空谷流泉。”

经历

约元仁宗延祐末前后在世。

  • 生卒年:公元一三二〇年前后

相关古诗词

宿承天观用杨廉夫韵

承天观里开图画,吴越山河一览中。

半夜月明湖水白,五更日出海门红。

綵船春晚笙歌歇,粉堞风高鼓角雄。

十二阑干都倚遍,归心飞过大江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上升花

紧锁心猿,悟光阴尘世,百年遄速。

下手顿修元本,真灵此日,要住行屋。

居家坑堑,先须跳将身己,使令孤宿。静无触。

气财色酒,一齐须逐。俗景般般绝欲。

更舍尽爷娘,共妻骨肉。

自在逍遥,落魄清闲,认取里头金玉。

琼英蕊,花心动,放香味、满空馥郁。异光簇。

祥光灿烂,结成仙曲。

形式: 词牌: 花心动

风雨渡扬子江

大江西来自巴蜀,直下万里浇吴楚。

我从扬子指蒜山,旧读《水经》今始睹。

平生壮志此最奇,一叶轻舟傲烟雨。

怒风鼓浪屹于城,沧海输潮开水府。

凄迷滟滪恍如见,漭滉扶桑杳何所。

须臾草树皆动摇,稍稍鼋鼍欲掀舞。

黑云鲸涨颇心掉,明月贝宫终色侮。

吟倚金山有暮钟,望穷采石无朝橹。

谁欤敲齿咒能神,或有伛身言莫吐。

向来天堑如有限,日夜军书费传羽。

三楚畸民类鱼鳖,两淮大将犹熊虎。

锦帆十里徒映空,铁锁千寻竟然炬。

桑麻夹岸收战尘,芦苇成林出渔户。

宁知造物总儿戏,且揽长川入樽俎。

悲哉险阻惟白波,往矣英雄几黄土。

独思万载疏凿功,吾欲持觞酹神禹。

形式: 古风

过临平

舟过临平后,青山一点无。

大江吞两浙,平野入三吴。

逆旅愁闻雁,行庖只鲙鲈。

风帆如借便,明日到姑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