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后村二首(其二)

但喜僧歌不坏庵,可曾佞佛学和南。

溪深却有鹂千百,城远何妨家两三。

诗未能工多颣句,书无高论总常谈。

身穷久欲逃名姓,任把秦儋作史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的《和后村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佛理的深刻感悟。

首联“但喜僧歌不坏庵,可曾佞佛学和南”,以僧人的歌声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佛教精神的尊重,并非盲目崇拜,而是内心深处的认同与追求。

颔联“溪深却有鹂千百,城远何妨家两三”,运用对比手法,将深山溪流中的热闹与城市远方的宁静进行对比,突出了自然环境的生机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渴望。

颈联“诗未能工多颣句,书无高论总常谈”,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的诗歌创作尚有不足之处,但依然坚持表达真我,不做虚伪的高谈阔论,体现了诗人真诚坦荡的人生态度。

尾联“身穷久欲逃名姓,任把秦儋作史聃”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物质生活贫困的情况下,他渴望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甚至愿意像古代的隐士一样,以秦儋、史聃这样的历史人物为榜样,过着隐居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真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自我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对精神世界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耳鸣戏作

底事虚聪里,长闻风雨声。

史尝云蚁斗,医却比蝉鸣。

老纵聋何惜,愁因聒易生。

道书疑太诞,如磬是丹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六月二十四日雨后苦热作

今年一旱热良苦,既雨才晴热如故。

桔槔暂閒稍解忧,赤日当空蒸湿土。

晚田切切更望霖,早禾已失十四五。

溪泉渐涸众撮眉,老我垂头汗如雨。

有身有患信可怜,亦既忧农还畏暑。

形式: 古风

乐轩远日之祀岩尹方兄赋以七言用韵一首

事师如父理云然,到底难忘讲席前。

身在必忧惟忌日,义存虽死似生年。

亲祠执奠疑容见,浅学孤恩枕膝传。

长愧后生香一瓣,玉楼十二抵三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得大慧顶相有亲笔赞

见师画像如师活,聚散如何呼又喝。

似与不似吾不知,却是梦中青直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曷]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