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笳

乌桓城外多风沙,何人月下吹芦笳。

笳声相传十八拍,拍中曲调今谁识。

大荒阴沉月色明,呜咽中含无限情。

凄凉蔡姬别虏意,哀怨胡儿恋母声。

咀徵含商声转急,飒飒悲风动毛发。

此时听罢夜方阑,独倚辕门看太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闻笳》由明代诗人陈琏所作,描绘了在乌桓城外,月光下吹奏芦笳的场景,通过笳声传达出复杂的情感与历史的沧桑。

首句“乌桓城外多风沙”,点明地点与环境,乌桓城位于边疆,风沙弥漫,为整首诗营造了苍茫辽阔的背景。接着,“何人月下吹芦笳”一句,将读者引入一个静谧而神秘的夜晚,月光下的芦笳声,仿佛是远方传来的呼唤,引人遐想。

“笳声相传十八拍,拍中曲调今谁识。”这里运用了“十八拍”的概念,既指出了笳声的复杂与丰富,也暗示了历史的久远和文化的传承。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古老的曲调是否还有人能真正理解其深意呢?这一问,引出了对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的思考。

“大荒阴沉月色明,呜咽中含无限情。”在广阔的荒野之中,月光如洗,笳声呜咽,其中蕴含着无尽的情感。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是对历史变迁、民族命运的感慨。

“凄凉蔡姬别虏意,哀怨胡儿恋母声。”蔡姬与胡儿,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情感世界。笳声中蕴含的别离之苦、思念之情,跨越了种族与地域的界限,触动人心。

“咀徵含商声转急,飒飒悲风动毛发。”这里的“咀徵含商”,指的是笳声的音调变化,从低沉到激昂,如同悲风过境,让人的每一根毛发都为之颤动。这种强烈的感官体验,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最后,“此时听罢夜方阑,独倚辕门看太白。”在笳声停止后,诗人独自站在营门外,仰望夜空中的北斗星(太白),思绪万千。这一画面,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边塞之地的独特风情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对历史、民族情感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998)

陈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陵沙市

江陵城南好沙市,北贾南商总来聚。

舟航日夜怕南风,赖有黄潭可藏避。

近市人多临水居,美人卖酒常当垆。

往来皆说沙市好,饭有香粳馔有鱼。

形式: 古风

巫山神女祠

石为础兮枫为柱,梅为梁兮萝为宇。

朝行云兮暮行雨,空山寂寥兮谁其与语。

奠椒浆兮荐芳芷,进女巫兮笙竽盈耳。

目盻盻兮杳冥,瞻翠鸾兮云里。

郁阳台兮山陬,竖灵旗兮来游。

风肃然兮云收,冀少留兮夷犹,无遄返兮使我烦忧。

桂花发兮露零,秋山空兮月明。

玄猿哀兮白鹤鸣,怅望不及兮使我凝情。

形式: 古风

阳台

襄王巡游乐无度,鸾旗直指巫山路。

群臣扈从多如云,宋玉才高擅词赋。

高唐赋罢人何处,空有高台锁烟雾。

梦中之事是耶非,为雨为云自朝暮。

翠华东归竟不来,山色青青宛如故。

花开花落年复年,杜鹃啼老台前树。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瞿塘歌

蜀山发岷峨,支派何其繁。

连峰沓嶂到夔峡,两峰对立高为门。

白盐与赤甲,万仞明朝暾。

长江贯其中,水出非一源。

其南通越巂,其西来吐蕃。

浩浩纳众流,浊浪声豗喧。

势挟天地转,怒作雷霆奔。

天教滟滪遏不住,雪花飞舞洪涛翻。

黑石与黄户,险恶难具论。

舟人鱼贯牵百丈,观者胆掉惊神魂。

忆昔神禹疏导初,石壁犹存旧凿痕。

长江东流不少住,形胜独数瞿塘尊。

蚕丛凫翳旧开国,据有蜀土称雄藩。

粤从炎精丧,僭窃闻公孙。

至今白帝城,相望馀颓垣。

后来刘豫州,建国图中原。

三顾起卧龙,复此驻军屯。

至今八阵图,历历迹犹存。

自后僭伪者,琐琐奚足云。

元季夏明氏,恃险负皇恩。

天威赫然命六军,六军饮马川江浑。

王师乘胜克西蜀,铁锁已断来降幡。

皇风远畅清妖氛,雪山冰谷回春温。

信知在德不在险,诚如古人之所言。

群雄割据竟何在,依旧老树啼寒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