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籍古乐府

张君何为者,业文三十春。

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

为诗意如何,六义互铺陈。

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

读君学仙诗,可讽放佚君。

读君董公诗,可诲贪暴臣。

读君商女诗,可感悍妇仁。

读君勤齐诗,可劝薄夫敦。

上可裨教化,舒之济万民。

下可理情性,卷之善一身。

始从青衿岁,迨此白发新。

日夜秉笔吟,心苦力亦勤。

时无采诗官,委弃如泥尘。

恐君百岁后,灭没人不闻。

愿藏中秘书,百代不湮沦。

愿播内乐府,时得闻至尊。

言者志之苗,行者文之根。

所以读君诗,亦知君为人。

如何欲五十,官小身贱贫。

病眼街西住,无人行到门。

形式: 古风

翻译

张君是何人,以文学为业已三十载。
尤其擅长乐府诗,世间少有能与他相比的。
他的诗意如何呢,六义(风、雅、颂、赋、比、兴)相互铺陈。
除了风雅比兴之外,未曾写过空洞无物的文章。
读他的学仙诗,可以讽喻放纵无度的人。
读他的董公诗,可以教诲贪婪残暴的臣子。
读他的商女诗,可以让悍妇感动而变得仁慈。
读他的勤齐诗,可以劝勉薄情的人变得忠厚。
他的诗对上可以辅助教化,展开则可惠及万民。
对下可以调理人的情感,收起则利于个人修身。
从少年读书时开始,直到如今白发新生。
日以继夜握笔吟诗,用心苦涩努力勤奋。
如今没有采诗的官员,他的诗作被弃如泥尘。
担心张君百年之后,他的才华会被人遗忘。
希望他的诗藏于秘阁,让其流传百世而不消亡。
愿它们被录入内乐府,时常能被尊贵之人听见。
言语是思想的苗芽,行为是文章的根基。
所以读你的诗,也能了解你的为人。
为何年近五十,官职卑微生活贫困。
病眼住在街西,门前无人来访问。

注释

张君:指一位名叫张的人,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敬仰的诗人。
乐府:古代音乐机构,也指其采集的诗歌形式。
六义:指《诗经》中的六种表现手法:风、雅、颂、赋、比、兴。
青衿:古代学子的服装,代指学生时代。
白发新:新长出的白发,表示年华老去。
采诗官:古代负责收集民间诗歌的官员。
内乐府:皇宫内的音乐机构,收藏和演奏诗歌。
志:思想,意愿。
行:行为,行动。
身贱贫:地位低下,生活贫穷。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对唐代诗人张籍的古乐府诗歌进行赞美和鉴赏。诗中的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作者对张籍诗歌艺术成就的高度评价。

"张君何为者,业文三十春。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 这几句表明张籍在文学上已有三十年的耕耘,他特别擅长于写作乐府诗,这种才华在当时是十分罕见的。

"为诗意如何,六义互铺陈。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 这里则具体描绘了张籍诗歌的艺术特点,其意境深远,结构严谨,既有古人所说的“六义”(即起兴、承接、通关、连环、出奇、入理),又善于运用比兴等手法,绝不空谈无物。

接着,“读君学仙诗,可讽放佚君。读君董公诗,可诲贪暴臣。” 这些句子进一步指出了张籍诗歌的教育意义,能够通过他的诗歌来批评那些腐败官员和贤明君子的行为。

接下来,“上可裨教化,舒之济万民。下可理情性,卷之善一身。” 表达了作者认为张籍的诗歌不仅能给予高层次的道德教育,也能够引导个人修养,这种影响力既宏大又微妙。

"始从青衿岁,迨此白发新。日夜秉笔吟,心苦力亦勤。" 这几句则描绘了张籍长期不懈的文学创作生涯,从年轻到老,都在坚持着写作,这种执着和勤奋令人敬佩。

最后,“愿藏中秘书,百代不湮沦。愿播内乐府,时得闻至尊。” 表达了作者希望张籍的诗歌能够流传千古,不被人遗忘,并且在朝廷上也能得到认可和赞赏。

整首诗通过对张籍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展现了白居易本人的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同时也反映出唐代文人之间相互尊重与推崇的学术氛围。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读谢灵运诗

吾闻达士道,穷通顺冥数。

通乃朝廷来,穷即江湖去。

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

壮志郁不用,须有所泄处。

泄为山水诗,逸韵谐奇趣。

大必笼天海,细不遗草树。

岂惟玩景物,亦欲摅心素。

往往即事中,未能忘兴谕。

因知康乐作,不独在章句。

形式: 古风

逍遥咏

亦莫恋此身,亦莫厌此身。

此身何足恋,万劫烦恼根。

此身何足厌,一聚虚空尘。

无恋亦无厌,始是逍遥人。

形式: 古风

途中作

早起上肩舁,一杯平旦醉。

晚憩下肩舁,一觉残春睡。

身不经营物,心不思量事。

但恐绮与里,只如吾气味。

形式: 古风

郭虚舟相访

朝暖就南轩,暮寒归后屋。

晚酒一两杯,夜棋三数局。

寒灰埋暗火,晓燄凝残烛。

不嫌贫冷人,时来同一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