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春夜都门怀人诗十七章》的第一章。诗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怀念。
首句“我心苦不多”,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对无法与朋友分享内心感受的苦涩。接着,“有怀难遍给”进一步阐述了这种情感的难以表达和传递,仿佛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
“缄耳谢惊霆,谁来破幽蛰?”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被外界声音惊扰的耳朵,以及处于沉寂状态的昆虫,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理解并打破这份孤独和寂静的心情。
“故人敦夙欢,结交重车笠。”这里提到的是与老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时光流逝,依然重视彼此的友谊,如同车笠之交,不因地位或身份的变化而改变。
“星散天无垠,河光暗空挹。”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星空中星星稀疏,银河在夜空中显得暗淡,营造出一种广阔而孤寂的氛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空旷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蒸蒸木向荣,中有露声歙。”描述了春天树木生长的景象,虽然表面生机勃勃,但内部却可能隐藏着细微的声音,这里借以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微妙情感。
“悄焉霏吾衿,萦之泪痕湿。”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哀愁,泪水在衣襟上留下痕迹,形象地展现了思念之情的沉重和无法抑制。
最后,“彼美不可邀,榛苓眷山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又无法邀请,只能默默关注,如同对山间野花的眷恋。
“非无新相知,末由慰怏悒。”诗人承认自己并非没有新的朋友,但这些新朋友无法替代旧日的友情,无法慰藉内心的忧郁。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