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都门怀人诗十七章(其一)

我心苦不多,有怀难遍给。

缄耳谢惊霆,谁来破幽蛰?

故人敦夙欢,结交重车笠。

星散天无垠,河光暗空挹。

蒸蒸木向荣,中有露声歙。

悄焉霏吾衿,萦之泪痕湿。

彼美不可邀,榛苓眷山隰。

非无新相知,末由慰怏悒。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春夜都门怀人诗十七章》的第一章。诗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怀念。

首句“我心苦不多”,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对无法与朋友分享内心感受的苦涩。接着,“有怀难遍给”进一步阐述了这种情感的难以表达和传递,仿佛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

“缄耳谢惊霆,谁来破幽蛰?”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被外界声音惊扰的耳朵,以及处于沉寂状态的昆虫,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理解并打破这份孤独和寂静的心情。

“故人敦夙欢,结交重车笠。”这里提到的是与老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时光流逝,依然重视彼此的友谊,如同车笠之交,不因地位或身份的变化而改变。

“星散天无垠,河光暗空挹。”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星空中星星稀疏,银河在夜空中显得暗淡,营造出一种广阔而孤寂的氛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空旷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蒸蒸木向荣,中有露声歙。”描述了春天树木生长的景象,虽然表面生机勃勃,但内部却可能隐藏着细微的声音,这里借以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微妙情感。

“悄焉霏吾衿,萦之泪痕湿。”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哀愁,泪水在衣襟上留下痕迹,形象地展现了思念之情的沉重和无法抑制。

最后,“彼美不可邀,榛苓眷山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又无法邀请,只能默默关注,如同对山间野花的眷恋。

“非无新相知,末由慰怏悒。”诗人承认自己并非没有新的朋友,但这些新朋友无法替代旧日的友情,无法慰藉内心的忧郁。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蜀山渡

移舟泊纡岸,散步循平矶。

荒林隐茅屋,势与陂涧欹。

吠犬向人踔,篱荭含晓滋。

少憩坐临槛,材姥蓬发炊。

索茗苦味涩,渴甚焉敢辞?

所幸足遐领,翛爽皆生机。

层峦豁遥黛,朗朗如列眉。

水阴上微歙,木蔼深难窥。

回帆影倏动,孤鸟惊高飞。

嗟余海滨士,频年中道驰。

浮瓠信无定,托萍忽在兹。

尘心局幽侧,愧与江湖期。

形式: 古风

空山

空山风夜起,众籁战虚声。

大气自摩荡,我怀相拒迎。

难呼群梦觉,谁使不平鸣?

独立探元化,苍云满太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郑明经乔迁之山左二章(其一)

无端橐笔走他乡,消尽雄心两鬓霜。

豪辨惊人原是郦,暮年作客总怜王。

天边白雁愁秋雨,眼底黄河送夕阳。

倘向五峰寻旧碣,未须交臂失灵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郑明经乔迁之山左二章(其二)

河山万里雁东翱,石掌嵯峨接汉高。

三观曙收天阙雾,五松寒答海门涛。

漫容停辙悲歌凤,好与游仙快策鳌。

记取滋阳驱马地,桃花春雨满征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