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情.奴子移芍药三本,植之庭隅,时已立夏数日,恐遂蕉萃。适得好雨,经宿而活,喜赋是解

谁家烟玉。趁粉苞未吐,金鸦先斸。

换叶移根,宛转风前倚修竹。

可是伤春静女,都不掼、玉阶华屋。

且乞与、细土清泉,低亚旧栏角。清旭。映窗縠。

喜暖雨弄晴,翠枝新沐。

细君暗祝,未要东风与拘束。

忏却将离小字,刚换得、带围金簇。

待说与、扬州梦,慢斟缥醁。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庭院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奴子精心移栽的芍药,它们在立夏之际虽面临困境,但一场及时雨后得以复苏。"谁家烟玉"形象地形容了芍药花的娇美,"金鸦先斸"则暗示了花儿的生机勃勃。花瓣尚未完全展开,却已引来蜜蜂采蜜,与修竹相伴,更显其雅致。

"伤春静女"可能是指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感慨,而这些芍药并未被遗忘,反而在清新的晨曦中映照窗户,如同沐浴后的翠绿枝头。诗人希望花朵能自由生长,不受东风束缚,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热爱。"细君暗祝"中的"细君"是对妻子的昵称,她默默祈祷芍药繁茂,这体现了家庭的情感纽带。

"忏却将离小字"可能暗指芍药曾经历生死边缘,现在重新焕发生机,仿佛洗净了过去的不幸。"带围金簇"描绘了花朵盛开的繁华景象,而"扬州梦"则可能寓言着美好的期待或远方的回忆。最后,诗人期待与家人慢慢品饮美酒,共享这份芍药带来的喜悦。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花卉生命力的赞美,也有对家庭温馨的描绘,以及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诗人樊增祥的独特审美和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高阳台.二月廿五日过近林精舍,海棠一株,始舒红萼,徘徊久之,率成是解,吊山长李稚和先生

洗砚池荒,写经窗暗,奚僮不扫闲阶。

一树红棠,含苞犹映书帷。

雕栏曲榭无人到,睇春风、旧燕还来。

最凄凉、尘榻依然,重过萧斋。

著书辛苦知何用,叹丝桐麈尾,都付尘薶。

侧帽花间,当时曾几徘徊。

董陵下马逢寒食,问花枝、今为谁开。

怕明朝、点点啼猩,滴损苍苔。

形式:

河传.春日偶忆江乡风景,寄东湖故人

双燕。相见。雨霏霏。茆店清溪酒旗。

玉壶买春花片飞。柳丝。似人金缕衣。

闰年较觉清明晚。东风软。做弄梨云懒。板桥斜。

芳援遮。谁家。粉墙山杏花。

形式:

最高楼.晚至玉带桥行散,倚栏照水,悢然有怀

丁字水,渺渺下前溪。芳树外,断虹垂。

青山尽在栏杆北,柳花吹度女墙西。

悄无言,溪上思,有谁知。

残照里、单衣闲伫立,剪不断、天涯芳草碧,临曲岸,俯清漪。

风前曾记人如玉,镜中已是鬓成丝。

洗尘容,归旧隐,是何时。

形式:

高阳台

栏楯栖香,园林换叶,忺人薄暖轻阴。

熟到青梅,晚来润逼吴襟。

相逢苦说江南好,写青山、酷似家林。

甚情怀、走马章台,长是愁侵。

近来心力抛何处,在需头墨牒,押尾红钤。

花管摧残,金荃旧句谁寻。

桃笙重听当年雨,怕萧萧、潘鬓难禁。

且今宵、起傍灯花,浅醉闲吟。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