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杳杳芜城起暮钟,亭亭华月照秋容。
便疑碧海依墙堑,云水情知隔万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图景,诗人在明月之下,聆听着远处的暮钟声。"杳杳芜城起暮钟"中的“杳杳”形容声音悠扬而遥远,“芜城”则是荒废的古城,这里用来营造一种古老而宁静的氛围。"亭亭华月照秋容","亭亭"同样是一种声音的描绘,形容明亮而柔和的月光,而“华月”指的是美丽的圆月,"秋容"则是秋天特有的景象。
接下来的两句"便疑碧海依墙堑,云水情知隔万重"展现了诗人心中的遐想。"便疑"表明一种猜测或假设,"碧海依墙堑"让人联想到广阔的海洋竟然像是紧贴着城墙,这种意象既奇妙又不可能,是对现实景色的一种艺术夸张。最后一句"云水情知隔万重"则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交流,尽管相隔遥远,但心灵却能彼此通晓。
整首诗通过对声音、光线和空间的精细描绘,构建了一种超越时空限制的情感世界。
不详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郁郁陵台瑞气多,短箫声裂想悲歌。
西郊泪尽身先返,唯有心随洛水波。
元夕三宫綵仗随,月华灯彩近瑶池。
连昌故老曾经见,似梦如醒恍自疑。
吉仗凶仪备古今,哀歌仍杂管箫音。
喧阗四海脩同轨,未满君王孝养心。
几岁榴花蔽曲隈,繁阴初逼坐中来。
西邻小槛如图画,偷入帘帷次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