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襄阳与熊心开总理夜话

虎帐铜壶夜气清,羽林十万静无声。

单于冬入残三辅,汉上秋成絷九营。

勿虑卫青终失宠,无劳贾诩更谈兵。

吴山楚水年馀别,残角空阶尽月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夜晚襄阳城内宁静而肃穆的场景,通过对比北方的战事与南方的和平,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深思。首句“虎帐铜壶夜气清”以“虎帐”象征军营,以“铜壶”指代时间的流逝,营造出夜晚军营中一片宁静的氛围。接着,“羽林十万静无声”进一步强调了军营内的平静,即使有十万士兵,也听不到一丝声响,展现出军队纪律严明。

“单于冬入残三辅,汉上秋成絷九营”两句则将视线转向北方,描述了冬季战事的紧张与激烈,与南方的和平形成鲜明对比。“单于”是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三辅”泛指京城附近地区,“九营”则是军队编制单位,这两句通过北方的战乱与南方的丰收景象,表达了对国家统一与和平的渴望。

“勿虑卫青终失宠,无劳贾诩更谈兵”两句借用了历史人物卫青和贾诩的故事,表达了对当前局势的乐观态度,暗示即便面临困难,也不必过于忧虑,因为历史上的英雄最终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地位。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权者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像历史上的英雄一样,妥善处理国家事务。

最后,“吴山楚水年馀别,残角空阶尽月明”两句将视角拉回现实,通过“吴山楚水”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与友人分别后的思念之情。同时,“残角空阶尽月明”描绘了一幅月光洒满空阶、余音绕梁的画面,既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又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统一、和平与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103)

梁朝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喜欢佛学,著有佛学书《辅法录》。隆武二年,授翰林院检讨,复迁国子监司业。清兵攻陷广州,跳水殉国,被救起,送往清兵处。清兵头目令其剃发,不从被杀,永历朝追赠礼部尚书,谥文贞。著作有《日记录》、《辅法录》、《喻园录》等

  • 籍贯:广东番禹
  • 生卒年:1620-1646

相关古诗词

归自皖上道脉沁公没二年矣九月扫双溪墓始哭之

岑溪日午已微曛,竹院无人住白云。

屋后土深新兽迹,厨前瓦落旧烟薰。

树飘黄叶为谁扫,石咽寒泉独我闻。

聚散去来知昨梦,犹披衰草哭孤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初夏同韩犹龙入循州访刘乃运兄弟白隺峰峰为苏子瞻旧游地故人陈全人曾止此感赋

承荐东湖月满船,江城夜色已堪怜。

长宵风雪知谁在,零落山丘又几年。

穗石人稀花易老,鹤峰山近泪如泉。

令威他日归华表,定在循州古树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麦木公还新宁读书

昨夜微霜见雁飞,芙容花尽菊花稀。

北风动地千峰瘦,秋水连天一棹归。

闭户三冬田氏易,高堂九月老莱衣。

缄书为报而翁道,此后吾多住翠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夏杪同黎君选徐木之谒寿何相国延居宝纶阁

牂牁秋水和歌来,初醉横汾赐酒杯。

似有酴醾传湛露,莫疑弦管走殷雷。

人归半渡千江月,客就中分八斗才。

丞相久知能下士,公孙东阁为谁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