谩天岭

西去休言蜀道难,此中危峻已多端。

到头未会苍苍色,争得禁他两度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翻译

不必再提蜀道艰险,这里本身就充满艰险。
最终也无法领略那无尽的青苍之色,怎能阻止它再次展现出荒芜与崎岖。

注释

西去:向西行进。
休言:无需再说。
蜀道:蜀地的道路,这里指代艰难险峻的山路。
难:艰难。
此中:此处。
危峻:危险而陡峭。
已多端:已经很多。
到头:最终。
未会:无法领略。
苍苍色:无尽的青苍之色,可能指远方的山色或广阔的天空。
争得:怎能。
禁:阻止。
他:它(指蜀道)。
两度:两次。
谩:荒芜,形容道路崎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蜀道的艰难险阻,通过“西去休言蜀道难”开篇,便设置了一种严肃而警醒的基调。"此中危峻已多端"进一步强化了蜀道之难的意象,其中“此中”指的是这条道路,“危峻”形容地势险恶,而“已多端”则暗示着蜀道曲折迂回,充满了无尽的险阻。

"到头未会苍苍色"一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现出诗人面对大自然时的情感体验。这里的“到头”意味着走到最后,“未会”指的是没有理解或领悟,“苍苍色”则是山峦的颜色,也可喻指时间的长久和事物的复杂多变。

"争得禁他两度谩"一句,通过对话语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蜀道艰辛的感慨。这里“争得”是勉强能够,“禁他”指的是阻止或禁止,而“两度谩”则是在说即使如此,也只能是两次徒劳无功的议论。

整首诗通过对蜀道难度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之心,以及面对艰辛挑战时的心路历程。

收录诗词(507)

罗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字:昭谏
  •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 生卒年:833-909

相关古诗词

天地工夫一不遗,与君声调借君緌。

风栖露饱今如此,应忘当年滓浊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镇海军所贡

檐前飞雪扇前尘,千里移添上苑春。

他日丁宁柿林院,莫宣恩泽与闲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题杜甫集

楚水悠悠浸楚亭,楚南天地两无情。

忍交孙武重泉下,不见时人说用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题凿石山僧院

日夜潮声送是非,一回登眺一忘机。

怜师好事无人见,不把兰芽染褐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