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宫王琳甫赞

青布衲,碧藜筇。诗吟白芍药,曲唱紫芙蓉。

一局著残人事醒,七弦弹破世间空。

时乎泛一叶于沧海之外,时乎飞片羽于虚空之中。

铁笛横吹老龙泣,金樽一倒琪花红。

孤猿啸夜月,淡露滴秋风。

云锦溪深碧无底,天苍山秀绿不穷。

白鹤卧占眠牛草,丹鹊飞上栖鸦松。

真人一声长啸于蓬莱之东,青童回首指道神仙中之最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家白玉蟾在宋代创作的,名为《知宫王琳甫赞》。从艺术风格和语言特色来看,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诗歌以“青布衲,碧藜筇”开篇,用鲜明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个仙境般的意境。接下来的“诗吟白芍药,曲唱紫芙蓉”,则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歌唱如流的仙人形象,这里的白芍和紫芙蓉都是用来比喻高洁清雅的情感与艺术境界。

“一局著残人事醒,七弦弹破世间空”则是对这位仙人的情怀和艺术才华的进一步刻画。这里,“一局”可能指的是棋局,用来比喻仙人超脱尘俗的人生智慧;“七弦”则象征着琴瑟之乐,通过音乐表达出对于世间真相的洞察。

接下来的“时乎泛一叶于沧海之外,时乎飞片羽于虚空之中”,展现了仙人超凡脱俗、自由自在的心境。这里的“泛一叶”和“飞片羽”都是比喻,意味着仙人如同漂泊在广阔宇宙中的叶子或鸟儿,既轻盈又自如。

紧接着,“铁笛横吹老龙泣,金樽一倒琪花红”,描绘了一种悲凉而壮丽的景象。铁笛和金樽都是古代乐器,这里用来表现仙人通过音乐抒发的情感深沉而又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赞叹。

“孤猿啸夜月,淡露滴秋风”则是对于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神秘的氛围。这里的孤猿和夜月、淡露与秋风都是用来烘托仙境中的宁静与孤寂。

随后的“云锦溪深碧无底,天苍山秀绿不穷”进一步渲染了这片仙境的美丽。这里的“云锦溪”和“天苍山”都是用来描绘自然景物之美,其深邃和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接着,“白鹤卧占眠牛草,丹鹊飞上栖鸦松”,则是仙境中生灵的写实。白鹤与丹鹊在这里象征着宁静与活力,而眠牛草和栖鸦松则为这宁静与活力提供了背景。

最后,“真人一声长啸于蓬莱之东,青童回首指道神仙中之最雄”,对仙人的赞美达到了高潮。这里的“真人”指的是修炼成仙的人物,而“蓬莱之东”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境。此句强调了这位仙人在众多神仙中的卓尔不群,回首时更显得从容不迫。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仙人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于音乐、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幅充满了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仙境图画。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隶轩真赞

骨气已神仙,玄圃挺生贤。

面上四时春,心次一壶天。

人皆就法门栋梁上踔他光景,我道隶轩高士志趣飘然。

若也未知涯涘,为君指出言诠。

丹成若未归蓬岛,且结溪山风月缘。

形式: 押[先]韵

种桃斋写神赞

南海琼山子,香山居士孙。

习文不若陆贾,习武不如孙膑。

八千馀里琴剑,二十一年水云。

偶过庐山之下,痛饮蟾溪之滨。

纵饶画得十分似,何似天边一月轮。

形式:

送谈执权张南显归广州

七月送我东南道,八月送我西南道。

西南江沙黄茫茫,东南海水白浩浩。

海水飞作潮头来,潮头卷取潮舌回。

江沙一望渺千里,千里亦此一江水。

水外青山山外云,云边苍树树边村。

村有酒酤酤不得,小船寂寞愁黄昏。

大丈夫,不拘此。无酒便如何,有酒亦乐只。

为问东南海水西南江,如何滔滔独未降。

岂不亦笑老先生,有如此水亦迷邦。

君但归,归去好,人生有情为情恼。

明朝轻舟当径度,不须回首端州路。

形式: 古风

秽迹赞

宝杵动时天地黑,镮铃震处鬼神惊。

释迦临入涅槃日,六欲天中现此身。

现此身,无边际。

太圆镜中点检看,个个三头并六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