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赵元父病

裹饭无因绝往还,惟应帖子报平安。

山公马向花前放,岐伯书从枕上看。

贸易近来多北药,支持强欲著南冠。

有时泥醉西园月,只欠梅花共倚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无法停止频繁的往来,只能通过书信传递平安的消息。
山公在花前放纵他的马,岐伯的医书则陪伴他在枕边阅读。
最近的贸易中北方药材增多,我努力支撑着南方人的身份。
有时在西园醉酒赏月,只遗憾缺少梅花作伴倚栏欣赏。

注释

裹饭:指频繁的往来。
无因:没有理由。
帖子:古代书信。
报平安:告知平安。
山公:指晋代名士山涛。
马:代指骑马出游。
花前:形容春花烂漫的场景。
岐伯:古代名医。
书:书籍。
枕上:躺在床上。
贸易:商业活动。
北药:北方的药材。
支持:维持生活。
南冠:古代囚犯的帽子,这里指南方人。
泥醉:沉醉。
西园:花园或园林。
月:月亮。
梅花:象征高洁。
共倚阑:一同倚靠栏杆赏景。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所作,名为《问赵元父病》。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都非常细腻。

“裹饭无因绝往还”,开篇便以一个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深。这里的“裹饭”指的是古时旅行者携带的一种干粮,常用来比喻长途跋涉的食物。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牵挂,即便是简单的食物,也承载着彼此间的情感往来。

“惟应帖子报平安”,“帖子”指的是古代书信中的格式化文本,通常用以传递平安的信息。这里诗人表达了期盼通过这种方式得知亲友平安的迫切心情。

“山公马向花前放”,“岐伯书从枕上看”则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在的情景。“山公”、“岐伯”可能是诗人对朋友或同道中的昵称,两句诗通过他们放马和阅读的行为,传递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贸易近来多北药”,“支持强欲著南冠”则流露出时代背景和个人情感。在这两句中,“贸易”可能指的是物品交流,而“北药”、“南冠”则象征着不同地域的特产或文化。诗人通过这些元素,表现了对远方事务关切之情。

最后,“有时泥醉西园月”,“只欠梅花共倚阑”则以美好的意境收束全诗。“西园月”指的是清晨的月光,而“倚阑”则是古人常用来形容徜徉之情的动作。这两句诗通过对月亮和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在这样的意境中与亲友共享时光的愿望。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和丰富的情感,展示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何山

溪转峰回一径平,田头白水照人清。

寺因何氏封山姓,客把坡诗證地名。

萝月长随行道影,杉风犹带读书声。

云津桥下潺湲急,僧濯袈裟客濯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冷坐

冷官宜静坐,借屋近荒村。

无酒可延客,未昏先闭门。

水明知月上,木落见梅尊。

满目凄凉者,相逢不必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初冬郊行(其二)

懒向南园拜石兄,肯寻村叟傍溪行。

黄云覆亩金穰熟,白露横江红叶明。

彭泽归来辞内景,康衢击壤曲中声。

一丁不识多牛者,应笑书田事笔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初冬郊行(其一)

喜闻颍弟与坡兄,趁小春晴野外行。

独树荒村生处僻,落霞孤鹜去边明。

豳风酒食归田乐,韶部埙篪打稻声。

从此广文差饭足,素餐祇愧老农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