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其五)

杖林山下竹筋鞭,六月行人口吐烟。

曾在祝融峰顶见,十分月出在平田。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翻译

手握竹制的藤鞭走过杖林山下,
夏日炎炎,人们行走时口里仿佛能喷出烟雾。

注释

杖林山下:形容山脚下竹林茂密的地方。
竹筋鞭:用竹子的韧皮制成的鞭子。
六月:农历六月,炎热的夏季。
口吐烟:形容酷热难耐,仿佛口中能冒出蒸汽。
祝融峰顶:祝融峰是虚构或实指的高山之巅。
十分月:满月,十分明亮。
平田:平坦的田野,这里可能指视野开阔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山行的画面。"杖林山下竹筋鞭",诗人手持竹制的细长鞭子,穿过茂密的竹林,山势陡峭,行走艰难,仿佛连空气都带着竹叶的清新和热度。"六月行人口吐烟",炎热的六月,行人在攀登的过程中气喘吁吁,口中的气息仿佛化作白烟,形象地展现了夏日山径的艰辛与酷暑。

后两句"曾在祝融峰顶见,十分月出在平田"则是诗人回忆起曾经在祝融峰(可能是衡山的祝融峰)之巅的景象,那时月亮刚刚升起,明亮而圆满,挂在广袤的田野上空,给辛苦的旅程带来一丝慰藉。这两句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自我期许。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写实与回忆相结合的手法,既展示了旅途的艰辛,又寄寓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富有哲理和意境之美。

收录诗词(537)

释慧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其十一)

不是风幡不是心,曹溪一路尽平沈。

俊鹰岂肯篱边立,直透青霄万万寻。

形式: 偈颂 押[侵]韵

颂古(其四)

藏身北斗道弥昌,三脚虾蟆著锦裆。

多少病猫餐死鼠,日中抬首眼无光。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颂古(其七)

赵州老倒一禅和,勘破台山个老婆。

笑倒石门庵内客,一条济水过新罗。

形式: 偈颂 押[歌]韵

颂古(其十五)

一等作野狐,堂堂大丈夫。

徐行青草岸,踏破洞庭湖。

形式: 偈颂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