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其十一)

不是风幡不是心,曹溪一路尽平沈。

俊鹰岂肯篱边立,直透青霄万万寻。

形式: 偈颂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慧空所作的《颂古》系列中的第十一首。诗中以风幡和人心为比喻,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禅意理解。

"不是风幡不是心",诗人暗示观察者的心灵并非外在事物(如风动幡摇)的起因,强调内在心境的平静与超越。这里借用六祖慧能的"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的典故,表达禅宗主张心不动而万象自现的思想。

"曹溪一路尽平沈",曹溪指广东韶关的南华寺,六祖慧能在此弘法,此处代指禅修之路。"平沈"即平静沉寂,意味着禅修者在修行过程中追求的内心宁静。

"俊鹰岂肯篱边立",将禅修者比作矫健的雄鹰,不愿困于狭小的篱笆(象征世俗束缚),寓意他们志向高远,追求无拘无束的精神飞翔。

"直透青霄万万寻",描绘出雄鹰翱翔天际的壮丽画面,象征着禅修者不断超越自我,直指真理,寻找内心的究竟解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通过生动的意象,鼓励人们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超越。

收录诗词(537)

释慧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其四)

藏身北斗道弥昌,三脚虾蟆著锦裆。

多少病猫餐死鼠,日中抬首眼无光。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颂古(其七)

赵州老倒一禅和,勘破台山个老婆。

笑倒石门庵内客,一条济水过新罗。

形式: 偈颂 押[歌]韵

颂古(其十五)

一等作野狐,堂堂大丈夫。

徐行青草岸,踏破洞庭湖。

形式: 偈颂 押[虞]韵

颂古(其九)

不是风兮不是幡,胡僧两耳带金环。

分明有语无人会,又上高楼看远山。

形式: 偈颂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