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

南楼暇日坐峥嵘,白发从他望里生。

海近云霞常绕户,山回风雨动连城。

綵毫一散中原色,浊酒偏含我辈情。

千载阳春须此调,少年休说是虚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南楼》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作品,通过对南楼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联“南楼暇日坐峥嵘,白发从他望里生”,开篇即以“南楼”为背景,描绘出诗人闲暇时在高耸的南楼中静坐的情景,随着时光流逝,白发悄然生长,既表现了岁月的无情,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颔联“海近云霞常绕户,山回风雨动连城”,进一步展开画面,将视线投向远方,海天相接之处,云霞缭绕,仿佛触手可及;而山峦起伏,风雨交加,连绵不绝,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变幻莫测,也寓意着人生的复杂多变和不可预测性。

颈联“彩毫一散中原色,浊酒偏含我辈情”,转而描写诗人的创作状态和情感世界。彩毫挥洒间,中原大地的色彩跃然纸上,而一杯浊酒,却能深深寄托诗人的思绪与情感,表达了诗人通过艺术创作来抒发内心情感的渴望。

尾联“千载阳春须此调,少年休说是虚名”,最后点明主旨,诗人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艺术与情感的表达都是永恒的,鼓励年轻一代不要因追求虚名而忽视了真正的价值所在,强调了艺术与真情实感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艺术和人生的独特见解,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深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白雪楼

伏枕空林积雨开,旋因起色一登台。

大清河抱孤城转,长白山邀返照回。

无那嵇生成懒慢,可知陶令赋归来。

何人定解浮云意,片影漂摇落酒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杪秋同右史南山眺望(其一)

青樽何处不蹉跎,白发相看一醉歌。

坐久镜中悬片华,望来城上出双河。

杉松半壁浮云满,砧杵千家落照多。

纵使平台秋更好,故人犹恐未同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杪秋同右史南山眺望(其二)

回首飞鸿碣石标,清霜处处锦林凋。

层岩倒映平湖净,积翠斜连粉堞遥。

四海交游空老大,一时宾客更萧条。

病来苦爱观涛赋,不分梁园此见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为周明府太霞洞天卷题

太霞高馆洞天遥,东接兰津十二桥。

岩壑尽衔沧海气,楼台常对赤城标。

云烟五色春相丽,金碧诸山夜自朝。

仙令怪来工制锦,真阳人喜得王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