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南楼》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作品,通过对南楼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联“南楼暇日坐峥嵘,白发从他望里生”,开篇即以“南楼”为背景,描绘出诗人闲暇时在高耸的南楼中静坐的情景,随着时光流逝,白发悄然生长,既表现了岁月的无情,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颔联“海近云霞常绕户,山回风雨动连城”,进一步展开画面,将视线投向远方,海天相接之处,云霞缭绕,仿佛触手可及;而山峦起伏,风雨交加,连绵不绝,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变幻莫测,也寓意着人生的复杂多变和不可预测性。
颈联“彩毫一散中原色,浊酒偏含我辈情”,转而描写诗人的创作状态和情感世界。彩毫挥洒间,中原大地的色彩跃然纸上,而一杯浊酒,却能深深寄托诗人的思绪与情感,表达了诗人通过艺术创作来抒发内心情感的渴望。
尾联“千载阳春须此调,少年休说是虚名”,最后点明主旨,诗人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艺术与情感的表达都是永恒的,鼓励年轻一代不要因追求虚名而忽视了真正的价值所在,强调了艺术与真情实感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艺术和人生的独特见解,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深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