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其二)次范倅忆洛阳梅

兰畹霜浓,柳溪冰咽,春光先到江梅。

瘦枝疏萼,特地破寒开。

钩引天涯旧恨,双眉锁、九曲肠回。

空销黯,故园何在,风月浸长淮。

当年,吟赏处,醉山颓倒,飞屑成堆。

怎奈向而今,雨误云乖。

万里难凭驿使,那堪对、别馆离杯。

谁知道,洛阳诗老,还有梦魂来。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翻译

兰花丛中霜气重,柳溪流水结冰声,春天的景色先映江梅。
稀疏的梅枝上挂着少许花苞,特意在严寒中绽放。
勾起我远方的旧日愁绪,双眉紧锁,心中愁肠百转。
空自消磨着忧郁,故乡在哪里,只有风月洒满淮河两岸。
回忆当年,我们曾在此吟诗赏景,醉倒山间,花瓣落了一地。
如今却风雨错乱,无法依靠信使传递思念,怎能面对离别之酒。
万里相隔,难以托付使者,更无法忍受对着旅馆的离别之杯。
又有谁能知道,洛阳的老诗人,他的梦魂依然会来到这里。

注释

畹:种植兰花的园子。
咽:冻结的声音,形容溪水结冰。
江梅:指梅花,因江边常见。
瘦枝疏萼:形容梅树枝干细瘦,花蕾稀疏。
九曲肠回:形容愁绪如肠子般曲折。
黯:阴暗,心情抑郁。
长淮:指淮河,古代重要河流。
吟赏:吟咏欣赏。
飞屑:飘落的花瓣。
驿使:古代传递官府文书的人。
别馆:旅舍,离别时暂住的地方。
梦魂:梦中的灵魂,指思念之情。

鉴赏

这首诗名为《满庭芳·其二》是北宋时期的词人石孝友所作,词风沉郁、情感丰富,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怀念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以下是对这首词鉴赏的要点:

1. **景物描写**:开篇“兰畹霜浓,柳溪冰咽”刻画出一幅冬日江南的萧瑟图景,“春光先到江梅”则透露出季节更迭和自然界的生机。这些意象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受,也为后文的情感表达奠定了基调。

2. **情感流露**:“瘦枝疏萼,特地破寒开”中的“特地”二字,显示出梅花在严冬中独自绽放的坚韧与美丽。接下来的“钩引天涯旧恨,双眉锁、九曲肠回”则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和思念之情。

3. **怀旧之情**:“空销黯,故园何在,风月浸长淮”中,“故园何在”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限留恋,以及对于无法挽回往事的哀怨。而“当年,吟赏处,醉山颓倒,飞屑成堆”则是诗人对过去美好生活片段的追忆。

4. **现实与梦想**:“怎奈向而今,雨误云乖。万里难凭驿使,哪堪对、别馆离杯。”这里,“雨误云乖”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感到无奈。而“万里难凭驿使”则强调了空间与时间上的隔阂。

5. **结语**:“谁知道,洛阳诗老,有梦魂来。”这两句词不仅是对全篇情感的总结,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过往美好记忆的一种执着和向往。通过“洛阳诗老”的自称,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身份的认同以及对故土深厚的情感。

整首词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尽的怀旧之情。

收录诗词(152)

石孝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填词常用俚俗之语,状写男女情爱。仕途不顺,不羡富贵,隐居于丘壑之间。著有《金谷遗音》,《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一卷,明《唐宋名贤百家词》本作《金谷词》,不分卷。有明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四部备要》排印本。《全宋词》据毛□校汲古阁本收录

  • 字:次仲
  • 籍贯:江西南昌
  • 生卒年:1166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其三)

瘦颊凝酥,残妆弄酒,相逢一笑东风。

并肩携手,羞落可怜红。

疑是回心院里,埋醉首、吐作芳丛。

无端处,雄蜂雌蝶,相美两情通。一从。

攀折后,汉皋佩失,铜雀春空。

想桃叶桃根,此恨能同。

多谢金銮旧客,收拾在、芸阁签中。

还知否,窃香傅粉,输与蠹书虫。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蓦山溪(其三)

醉魂初醒。强起寻芳径。

一似楚云归,诮没个、鳞书羽信。

疏狂踪迹,虚度可怜春,阴还闷。晴还困。

赢得无端病。菱花宝镜。拆破双鸾影。

别袖忍频看,生怕见、啼红醉粉。

而今憔悴,瘦立对东风,红成阵,绿成阴,况是春将尽。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蓦山溪(其二)

小花静院。有个人人现。

缥缈更娉婷,算不数、歌朋舞伴。

鸣珂曲里,常记偶相逢,无语恨,有情愁,绿嫩红妆浅。

别来谁念。人面关山远。

凝睇倚危楼,眼波长、眉峰不展。

一年心事,到此向谁论,书雁杳,梦云深,寂寞江天晚。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蓦山溪(其一)

莺莺燕燕。摇荡春光懒。

时节近清明,雨初晴、娇云弄暖。

醉红湿翠,春意酿成愁,花似染。草如剪。

已是春强半。小鬟微盼。分付多情管。

痴騃不知愁,想怕晚、贪春未惯。

主人好事,应许玳筵开,歌眉敛。舞腰软。

怎向轻分散。

形式: 词牌: 蓦山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