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移居韵答公愚即以送行

芗江刻烛夜阄诗,展诵吟笺月影移。

万里关山劳问讯,一灯风雨入书帷。

宦情似水栖身隐,世事如棋冷眼窥。

廿载浮家萍泛感,愧无刘尹买山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汪春源在夜晚刻烛赋诗的情景,月光映照着他的诗笺,随着月影的移动,他沉浸在创作之中。诗中流露出对远方关山的思念,以及在风雨之夜独自读书的孤独感。宦海生涯如同流水,让诗人选择隐居,他对世间之事保持着冷静的观察。二十年漂泊的生活,如同浮萍一般无根,诗人自谦没有足够的财富像刘尹那样购买山林隐居。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境遇的感慨与自我反思。

收录诗词(9)

汪春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羲。晚年自署柳塘,祖籍厦门。父亲汪翁牛,母亲吴氏凤。1895年,甲午战败之后,清廷《马关条约》割台议和,作为台湾举人,正在京城准备考进士,他是最早参与上书反对的,《台湾风云》作者阎延文博士称之为“公车上书第一人”;另外,又恰是台湾历史上的最后一名进士。辛亥革命后,定居鼓浪屿。著有《柳塘诗文集》

  • 字:杏泉
  • 籍贯:台南安平
  • 生卒年:1869—1923

相关古诗词

罗汉门

步入诸天莲社踪,剧怜罗汉岭千重。

悬崖绝磴无飞鸟,乱竹空山尽晚蛩。

十八老峰看似鹫,万年青树矫于龙。

罗门不与沙门净,花径谁拈欲笑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沙马矶山

怪石嵯峨似马头,矶声嘶铁响清秋。

莓苔深锁疑毛长,雾雨长蒸若汗流。

金勒午抛芳草径,玉鞭春落绿杨沟。

曾驱西北风尘警,归卧沧沙玉岛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书院即景六咏

小筑衙斋傍水隈,鸣蛙阁阁恼人来。

了无远近分双部,岂有官私噪几回。

蝌蚪生前疑事幻,蟾蜍月下闹声哀。

世间如许不平事,群沸纷纷莫漫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西屿塔灯

撑空一塔夜灯青,西屿峰头照杳冥。

欲使贾帆归淼淼,不同渔火散星星。

水中百怪惊光燄,岛上三更认影形。

几费经营怀小谢,莫教风雨任飘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