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莺诗

殷红浅碧旧衣裳,取次梳头闇澹妆。

夜合带烟笼晓日,牡丹经雨泣残阳。

低迷隐笑原非笑,散漫清香不似香。

频动横波嗔阿母,等闲教见小儿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穿着褪色的红衣绿裳,随意梳着头发化着淡妆。
夜晚合欢花带着烟雾笼罩着晨日,雨后的牡丹仿佛在夕阳下哭泣。
那低头含笑其实并非真笑,散开的淡淡芬芳不同寻常的香。
频繁眨动眼波假装责怪母亲,轻易地就让我见到那个小伙子。

注释

殷红:深红色,这里形容衣服的颜色陈旧褪色。
浅碧:浅绿色。
取次:随意,随便。
梳头:梳理头发。
闇澹妆:淡妆,不浓重的妆容。
夜合:夜合花,一种植物,晚间花瓣闭合,白天开放。
带烟:笼罩着薄雾。
笼晓日:环绕着早晨的太阳。
牡丹:中国名花,象征富贵。
经雨:经过雨水的洗礼。
泣残阳:在夕阳下显得哀伤,比喻花的凋零。
低迷:低垂的样子,这里形容微笑时的神态。
隐笑:隐约的笑容,不是完全展开的笑容。
散漫:分散,不集中的,这里指香味飘散开来。
不似香:与通常的香气不同。
频动:频繁地动。
横波:眼神流转,这里特指女子的眼波。
嗔:假装生气,佯怒。
阿母:对母亲的昵称。
等闲:轻易,随便。
小儿郎:小伙子,指心上人或追求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晨曦中梳妆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女性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

"殷红浅碧旧衣裳"一句,设定了整体的意境,衣裳上殷红与浅碧的色彩交织,可能是由于岁月流逝而显得有些陈旧,这已隐含着一种淡淡的哀愁。

"取次梳头闇澹妆"则描绘了女子在晨曦微弱的光线中精心梳理头发,涂抹妆容的情形。这里的“闇澹”形容的是早晨昏暗不明的光线,也反映出女子对自己外貌的细腻关注。

"夜合带烟笼晓日,牡丹经雨泣残阳"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增添了情感色彩。夜晚的云雾仍然环绕着太阳,牡丹花在经过雨水洗礼后似乎也在哭泣,残阳则是指日光被云烟遮盖后的微弱。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种淡淡的悲凉氛围。

"低迷隐笑原非笑,散漫清香不似香"中,女子的笑容并不真诚,而是一种掩饰情感的表现。而“散漫清香”则可能是指室内的香气或是花香,但这种香味也并不如往常般令人愉悦。

最后两句"频动横波嗔阿母,等闲教见小儿郎"中,女子似乎在责怪母亲,又或者是在担忧孩子的事情。这里的“频动横波”可能是指心绪的不宁静,“等闲教见小儿郎”则表现了对下一代的关爱与期望。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和生活的点滴。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酒醒

饮醉日将尽,醒时夜已阑。

暗灯风燄晓,春席水窗寒。

未解萦身带,犹倾坠枕冠。

呼儿问狼藉,疑是梦中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陪诸公游故江西韦大夫通德湖旧居有感题四韵兼呈李六侍御即韦大夫旧寮也

高墉行马接通湖,巨壑藏舟感大夫。

尘壁暗埋悲旧札,风帘吹断落残珠。

烟波漾日侵隤岸,狐兔奔丛拂坐隅。

唯有满园桃李下,膺门偏拜阮元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寄乐天

闲夜思君坐到明,追寻往事倍伤情。

同登科后心相合,初得官时髭未生。

二十年来谙世路,三千里外老江城。

犹应更有前途在,知向人间何处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寄乐天

莫嗟虚老海壖西,天下风光数会稽。

灵泛桥前百里镜,石帆山崦五云溪。

冰销田地芦锥短,春入枝条柳眼低。

安得故人生羽翼,飞来相伴醉如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