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子主闽试道宿雄县

朝辞丹陛出幽燕,暮宿天雄易水前。

明主千金求骏马,词臣四牡向炎天。

盈畴禾黍忻迎旆,满目流移喜受廛。

但得仁贤济饥溺,不妨霖潦泥鞍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京城出发,前往遥远的燕地,夜晚在雄县歇息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旅途的描述和对国家治理的期待。首句“朝辞丹陛出幽燕”,生动展现了诗人清晨离开京城,踏上远行的旅程,前往那遥远而神秘的北方之地。“暮宿天雄易水前”,则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易水之畔的雄县落脚休息的画面。

接着,“明主千金求骏马,词臣四牡向炎天”两句,巧妙地将国家的繁荣与个人的使命联系起来。这里“明主”指的是贤明的君王,他不惜重金寻求良驹,象征着对人才的渴求;“词臣四牡”则是指文臣武将,他们肩负重任,向着炎天(南方)进发,寓意着国家的治理与发展的宏大愿景。

“盈畴禾黍忻迎旆,满目流移喜受廛”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富饶景象的向往和对民众生活的关注。田间稻谷丰盈,百姓安居乐业,诗人对此感到欣喜。同时,他也表达了对那些因战乱或灾荒而流离失所的人们的同情,希望他们能够得到妥善安置。

最后,“但得仁贤济饥溺,不妨霖潦泥鞍鞯”两句,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和理想追求。他认为,只要能有仁德贤能之人治理国家,解决人民的疾苦,那么即使面临再大的困难,如暴雨洪水,也能够克服,保持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更蕴含了他对国家治理、民生疾苦以及个人使命的深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收录诗词(256)

杨起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怀长安同志呈同考如野刘考功

驰驱本为求贤出,况有英贤共事行。

六月不知炎暑重,一身真觉羽翰轻。

亲闻远役欢嗟意,友在长安离索情。

但仗同心得相济,肯教疏浅负皇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张孟奇下第归罗浮

万仞罗浮海上山,飞云杳霭有无间。

陆沉漫自金门署,双起看君玉笋班。

二石楼前云气满,四贤祠畔月华殷。

年来欲试丹砂诀,迟我移舟海石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送李宇度年丈之南平掌教

匣中雄气斗间横,此日天教剑浦行。

抱负肯输周造士,衣冠聊对鲁诸生。

九峰郭外光风碧,百角楼头霁月明。

绝学正怜君姓李,好将吾道溯延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寄林閒云道学

閒说閒云好是閒,一毫名利不相关。

声希点瑟谁同调,乐寄回瓢老未阑。

濯足悬流回凤水,振衣千仞落韩山。

乾坤只眼还千古,自管寻常破笑颜。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