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寮怨.中吕思情

上马人扶残醉,晓风吹未醒。映水曲、翠瓦朱檐,垂杨里、乍见津亭。当时曾题败壁,蛛丝罩、淡墨苔晕青。念去来、岁月如流,徘徊久、叹息愁思盈。

去去倦寻路程。江陵旧事,何曾再问杨琼。旧曲凄清。敛愁黛、与谁听。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何须渭城。歌声未尽处,先泪零。

形式: 词牌: 绮寮怨

翻译

昨夜的酒力尚未消去,上马时尚需有人帮扶,清晨的凉风还没有把我吹醒。一路上但见碧瓦红檐,倒映在曲折的流水里,垂杨树掩映着渡口旁的驿亭。想当年曾在亭壁上题写诗句,如今墙上罩满了蛛网尘埃,墨色消淡,字迹已被青苔斑蚀得模糊不清。想过去未来的进退升沉,岁月如流水。我徘徊叹息,愁思如潮,久久难以平静。
数年来宦游不止,已倦于打听前行的路程。江陵的风流韵事最难忘,自此后再没有能够重访歌妓杨琼。她唱着旧日的歌曲声韵凄清,她聚敛着愁眉,谁是知音与听?酒樽前的故友倘若健在,定会想念我,最是关怀动情。何必唱朋友送别的《渭城曲》,她那歌声尚未唱完,我的热泪先自飘零!

注释

津亭:渡口边的亭子。
杨琼:唐代江陵歌妓。
渭城:即唐王维《渭城曲》。
多于离别的筵席歌唱。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清晨离别图景。上马之人带着半醉的状态,被友人扶持,微风轻拂却未能完全清醒。沿途景色优美,映着水面的是翠瓦朱檐的建筑,垂杨柳下忽然显现了渡口的津亭。诗人回忆起过去在此处题写诗句的情景,墙壁上的字迹已被蛛网和青苔覆盖,显得沧桑而怀旧。

感慨时光匆匆流逝,诗人长久地徘徊,心中充满愁绪。他疲倦于寻找前行的道路,对过去的江陵旧事不再追问,尤其是那段与杨琼的往事。旧日的歌曲如今听来凄凉,无人能解他的愁苦,连那黛眉深锁的女子也无处倾诉。

虽然酒桌前的老朋友依然关心自己,但诗人更怀念的是渭城的歌声,那歌声未完之际,泪水已先落下。整首词情感深沉,通过描绘离别场景和追忆过往,表达了词人深深的感伤和对旧日美好时光的怀念。

收录诗词(235)

周邦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汉族。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 字:美成
  • 号:清真居士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056年-1121年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正平梅雪

银河宛转三千曲。浴凫飞鹭澄波绿。何处是归舟。夕阳江上楼。

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黄鹂绕碧树.双调春情

双阙笼嘉气,寒威日晚,岁华将暮。

小院闲庭,对寒梅照雪,淡烟凝素。

忍当迅景,动无限、伤春情绪。

犹赖是、上苑风光渐好,芳容将煦。草荚兰芽渐吐。

且寻芳、更休思虑。这浮世、甚驱驰利禄,奔竞尘土。

纵有魏珠照乘,未买得流年住。

争如盛饮流霞,醉偎琼树。

形式: 词牌: 黄鹂绕碧树

渡江云.小石

晴岚低楚甸,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到山家。涂香晕色,盛粉饰、争作妍华。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

堪嗟。清江东注,画舸西流,指长安日下。愁宴阑、风翻旗尾,潮溅乌纱。今宵正对初弦月,傍水驿、深舣蒹葭。沉恨处,时时自剔灯花。

形式: 词牌: 渡江云

锁窗寒/琐寒窗.越调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

迟暮。嬉游处。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

形式: 词牌: 琐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