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郡斋杂咏十二首.参云亭

昔贤已跨鹤,故迹馀参云。

旧德慨云远,干霄气仍存。

青山宿雾捲,乔木苍烟昏。

尚想来游处,笙箫中夜闻。

形式: 古风

翻译

过去的贤人已经乘鹤仙去,昔日遗迹只留下参天的云影。
他们的高尚品德虽然远离尘世,但那凌云的志气仍然留存。
青山笼罩在晨雾之中,高大的树木在苍茫的烟霭中显得朦胧。
我依然怀念他们曾游历的地方,深夜里仿佛还能听到笙箫的乐声。

注释

昔贤:过去的贤人。
跨鹤:乘鹤飞升(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出行方式)。
故迹:昔日的遗迹。
馀参云:只剩下参天的云影。
旧德:过去的美德。
慨云远:感叹其远离尘世。
干霄:直冲云霄。
气仍存:精神或志气仍然存在。
宿雾:早晨的雾气。
乔木:高大的树木。
苍烟:苍茫的烟霭。
昏:朦胧。
尚想:仍然怀念。
来游处:他们曾游历的地方。
笙箫:古代的管乐器,常用于宴会或娱乐。
中夜:深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怀念古贤的意境。"昔贤已跨鹤,故迹馀参云"表明诗人心中的贤者已经遥不可及,只留下了微不足道的痕迹和一些遗留在云端的传说。"旧德慨云远,干霄气仍存"则是对古人美德的怀念,以及这种美好的精神气质依然存于天地之间。

接下来的"青山宿雾捲,乔木苍烟昏"描绘了一种静谧幽深的自然景象,山中云雾缭绕,古木参差其间,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而最后的"尚想来游处,笙箫中夜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环境和氛围的向往,以及在这样的夜晚,听到筝箫之声,更能体会到一份深远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古贤遗风的追怀,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崇高理想的情怀。

收录诗词(75)

尤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字季长,晚年号乐溪、木石老逸民。南宋著名诗人、大臣、藏书家。祖父尤申,父尤时享,治史擅诗。绍兴十八年(1148年),登进士第。初为泰兴令。孝宗朝,为大宗正丞,累迁至太常少卿,权充礼部侍郎兼修国史,又曾权中书舍人兼直学士。光宗朝为焕章阁侍制、给事中,后授礼部尚书兼侍读。卒后谥号“文简”。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并称为“南宋四大诗人”。原有《梁溪集》五十卷,早佚。清人尤侗辑有《梁溪遗稿》两卷,刊行于时

  • 字:延之
  • 号:遂初居士
  • 生卒年:mào)(1127年—1202年

相关古诗词

台州郡斋杂咏十二首.清平阁

举世溷浊中,谁当清见底。

崎岖太行道,谁贵平如坻。

安得□□美,如此一池水。

悠悠小阁□,视水知此理。

形式: 古风

台州郡斋杂咏十二首.霞起堂

□□赤城山,霞色起夜半。

建标自古□,□□羡吟玩。

仙人□□□,□手若可唤。

彤光射胸臆,三咽骨自换。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节爱堂

谁怜穷山民,糠籺不自赡。

纷纷死沟壑,往往困征敛。

夫惟节与爱,是谓仁且俭。

揭兹圣人言,聊用自针砭。

形式: 古风

次韵德翁苦雨

十年江国水如淫,怕见三秋雨作霖。

可念田家妨卒岁,须烦风伯荡层阴。

禾头昨夜忧生耳,木德何时却守心。

兀坐书窗诗作祟,寒虫呜咽伴愁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