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津柳江风白浪平,棹移高馆古今情。
扁舟一去鸱夷子,应笑分符计日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水乡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古今变迁的情感。开篇“津柳江风白浪平”,设定了一个安详平和的江景氛围,其中“津”指渡口,“柳”象征着春天的到来,“白浪”则是水面上的轻微波纹,整句传达出一种宁静与生机并存的画面。
紧接着“棹移高馆古今情”,诗人通过对“棹”的移动和“高馆”的存在,引出了时间流转和历史积淀。这里的“棹”是船桨,“高馆”则可能是指岸边的建筑物或观景台。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过去与现在情感的联想。
第三句“扁舟一去鸱夷子”,通过描写小船离去的情景,渲染了一种淡淡的离愁。“扁舟”形象地表现了小巧玲珑,随波逐流的生命状态,而“鸱夷子”则是古代对水鸟的一种称呼,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野鸭或鹤,它们在江面上自由自在地游弋。
最后一句“应笑分符计日程”,诗人似乎在自嘲,时间如同计算的日程,每天都有新的开始和结束。这里的“分符”可能是指古代用来计算时间的工具,而“计日程”则是对生活琐事的安排。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时间和生命流逝的深刻感悟。
不详
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後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与韩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称。著集有《墨池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山郭通衢隘,瑶坛紫府深。
灯花助春意,舞绶织欢心。
闲似淮阳卧,恭闻乐职吟。
唯将圣明化,聊以达飞沈。
物外真何事,幽廊步不穷。
一灯心法在,三世影堂空。
山果青苔上,寒蝉落叶中。
归来还闭阁,棠树几秋风。
桐竹离披晓,凉风似故园。
惊秋对旭日,感物坐前轩。
江燕飞还尽,山榴落尚繁。
平生信有意,衰久已忘言。
何独文翁化,风流与代深。
泉云无旧辙,骚雅有遗音。
远目穷巴汉,闲情阅古今。
忘言意不极,日暮但横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