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坡为丁文暹赋

君家不种閒草木,数竿碧立蓝田玉。

此种知从何处移,若非湘浦应淇澳。

邻近时从一借看,只疑误入筼筜谷。

几回欲傍曲阑行,履痕恐破莓苔绿。

由来士俗不可医,多君标格真清奇。

碧窗半启静相对,雅怀幽绝谁能知。

鹧鸪飞去月当户,凤鸟不鸣云满墀。

淡烟低抹翡翠羽,仙风击碎珊瑚枝。

有时轰雷走岩壑,绕地龙孙迸头角。

一夜新梢出短墙,锦绷朴簌林边脱。

浑讶团团葆盖张,转惊叶叶金刀错。

四檐寒影不胜清,满耳秋声无处着。

披襟但觉尘虑消,岂容俗客当关敲。

香残琴罢趣閒逸,剩扫百幅鲛人绡。

只今纷纷何足数,岁寒宜结冰霜交。

莫怪频过纵吟赏,玉芽为我还须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倪谦的《竹坡为丁文暹赋》描绘了一幅清雅的竹园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主人丁文暹的居所——竹坡。首句“君家不种閒草木,数竿碧立蓝田玉”,赞美竹子的高洁,比作蓝田美玉,暗示其品质出众。接下来通过“湘浦应淇澳”等典故,表达竹子的来历不凡,增添了文化意蕴。

诗人借竹坡环境的清幽,表达了对丁文暹高雅品性的赞赏,“雅怀幽绝谁能知”道出了他的隐逸之志。月夜中的竹影、凤鸟不鸣的静谧,更显竹坡的超凡脱俗。随着风雨的描写,竹子生机勃勃,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与主人的品格相映成趣。

最后,诗人以“香残琴罢趣閒逸”表达对主人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丁文暹的深情厚谊,表示会频繁来访欣赏,并期待能共享清茗。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子精神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收录诗词(560)

倪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芦滩水禽图

清霜乍落边风高,鸿雁南征吹羽毛。

长天飞尽楚江晚,冲烟几点投衡皋。

山骨孤奇水痕落,晴沙一片平如削。

虞机良少菰米多,任尔从容饮还啄。

饮啄知谁伴寂寥,黄芦白苇声萧萧。

危梢半折蘸寒碧,雪花不向波间消。

收拾秋容入毫素,应使弋人何所慕。

夜月西楼过数行,秪恐随群破汀雾。

形式: 古风

王舜耕山水为缪行人朴题

烟岚万壑吐复吞,雨过汎涨溪流浑。

野桥山店夜初晓,杳霭不辨东西村。

嘉树苍苍迷近远,白云滚滚银涛捲。

苔封古道阒无人,未放曦轮上孤巘。

舜耕王翁八十馀,眼明能看细字书。

醉挥老笔元气俱,风景似是图匡庐。

多君长才擅专对,好山览遍芙蓉翠。

看画駪駪忆晓行,诗成正揽皇华辔。

形式: 古风

江村晚景图为赵汝宏题

建炎六龙飞渡江,江南有水分天潢。

王孙脱驾向何许,风景独怜闽海傍。

东列二老峰,南峙五马山,凤凰胡蝶相萦环。

金鳌突兀翠釜覆,文笔立扫云烟间。

王孙来此耽幽独,深入江村结萝屋。

扁舟一叶傍渔矶,醉里浩歌山水绿。

日落不归去,曲肱篷底眠,丝网高晒芦花边。

西风欲下海鸥渚,明月正堕蛟龙渊。

王孙已逐江流去,今见云仍玉堂署。

百年世德动遐思,毫端写出沧洲趣。

玉堂老仙来索诗,诗拙不似斯图奇。

多君自是神明后,文献风流知在兹。

形式: 古风

题竹林图

往年京城少脩竹,好事移植今颇多。

我屋庭前四五个,鲜飙披拂青婆娑。

爱此浑如水苍玉,坐对清标良不俗。

倚阑吟赏趣无穷,洗尽胸襟尘万斛。

紫芝山人人品高,风雨落笔声潇潇。

渭川千亩箨龙骨,并刀剪入蛟人绡。

初疑帝子云中下,葆盖霓旌翠堪把。

复疑流水漱云根,中隐徂徕逸游者。

山人山人尔多才,今我一见心眼开。

此境人间在何处,便欲蹑屐凌苍苔。

洞箫石上吹一曲,月明定引鸾皇来。

君不见萧郎惯貌湘浦秋,后来独步文湖州。

近代商集贤,更数柯丹丘。

意匠经营斡天巧,却羡妙墨追前脩。

太史知从何处得,挂向虚堂净如拭。

不须买地费栽培,置身常在筼筜侧。

竹兮竹兮岁晚节愈坚,先生之德亦复然。

武公化去已千载,为尔重歌淇澳篇,呜呼为尔重歌淇澳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