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吴母贞裕卷二首(其二)

女贞既有树,女清亦有台。

不如母师号,云汉天昭回。

丹泥北堂耀,璇榜深闳开。

表闾与锡命,流耀江海隈。

子为簪笔史,倚柱称瑰材。

孙为含香吏,抗章胡壮哉。

家声一以振,母节益以恢。

正气凛千古,荣名肃九垓。

歌言树令轨,以拯流风颓。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题吴母贞裕卷二首(其二)》。诗中赞美了吴母贞裕的高尚品德和对家族的深远影响。

首句“女贞既有树,女清亦有台”,以自然界的植物和建筑象征人物的美德与成就,暗示吴母贞裕如同女贞树一般高洁,又如女清台一般卓然。接着“不如母师号,云汉天昭回”一句,将吴母比作师长,她的德行如同星辰般照亮天地,彰显出她的伟大。

“丹泥北堂耀,璇榜深闳开”描绘了吴母贞裕在家中和家族中的显赫地位,她的名字如同丹泥般闪耀,榜文深邃而宏开,象征着她的影响力和声誉。

“表闾与锡命,流耀江海隈”进一步强调了吴母贞裕对家族的贡献,她的表彰和赐命如同光芒照耀到遥远的江海边缘,显示了她对家族乃至更广阔社会的影响。

“子为簪笔史,倚柱称瑰材;孙为含香吏,抗章胡壮哉”通过描述吴母贞裕的儿子和孙子的成就,展现了家族的荣耀和传承,儿子作为史官,倚柱称赞他的才华,孙子则成为含香吏,上奏章时气势磅礴。

“家声一以振,母节益以恢”强调了吴母贞裕对家族声望的提升和对子女节操的培养,使得家族名声更加响亮,母亲的节操也更加宽广。

“正气凛千古,荣名肃九垓”总结了吴母贞裕的品德和影响,她的正直之气令人敬畏,千年流传,她的荣誉名声肃穆庄严,遍及四方。

最后,“歌言树令轨,以拯流风颓”表达了对吴母贞裕的颂扬,希望她的事迹能成为典范,引导社会风气向善,拯救衰败的风俗。

整首诗通过对吴母贞裕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她的个人美德和家族荣耀,也体现了对良好道德风尚的倡导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瑞谷谣为郡伯刘公赋

我服汶阳陇,穫彼麻与菽。

道逢拾穗人,轩眉行鼓腹。

问言何所钦,吾邦有仁牧。

濊泽若雨旸,庶徵协寒燠。

芃芃万宝登,穰穰三秋熟。

旧闻嘉禾名,今见嘉禾蔟。

一茎二三岐,多者至五六。

异亩荐周塍,合颖标唐箓。

惠露洒琼皋,条风披广麓。

上充德政符,下锡氓庶福。

不谓憔悴馀,欢声洽比屋。

我闻三叹言,地宝一何渥。

有渊不产珠,有田不产玉。

固知圣后心,所贵惟民谷。

愿以鲁史书,仰佐豳风祝。

昊贶感皇仁,流膏丰海隩。

形式: 古风

题郑双峰先生乡贤卷册

谷口有逸民,秉耒在岩穴。

儒宗遁北海,牧伯钦高节。

二公世所师,岂伊青紫列。

谁者嗣流光,华胄栖东越。

握椠谢公车,服陇耽邮畷。

独行州里孚,笃谊神明彻。

生不采芹游,没从舍菜醊。

典礼旷无前,清芬耿不灭。

神报一何延,永锡钟遗厥。

亦有公衮褒,金书貤象阙。

种木百年阴,种德百年烈。

末俗徒皇皇,芳规胡不晰。

形式: 古风

题邵武丞郑公名宦传册

古者侯与卿,侐寝无遗迹。

桐乡一啬夫,至今有社稷。

民志谅难谐,德声允无斁。

邈哉邵武丞,乃与千秋匹。

蚤耽竹素编,暮随升斗檄。

十载和鸣琴,鸾凤栖枳棘。

折狱照覆盆,赋政悬尺籍。

老挂武夷冠,云卧仙岩碧。

犹馀棠树阴,清风满旧邑。

长吏备时烝,泽宫参侑食。

赤绂岂无人,伊谁分半席。

柳勒武功铭,韩记蓝田璧。

娄江笔如椽,亦永循良绩。

公真不负丞,是为黄绶式。

形式: 古风

纪梦二首(其一)

昔梦游阊阖,谒帝明光宫。

天衣冯玉几,顾笑回春风。

眷言苦行役,赐酒盈金钟。

飶芬满襟袖,色莹玻瓈空。

吸之不能半,已觉衰颜红。

洗爵再拜谢,幸免倾侧容。

小臣升斗器,既醉心怦忡。

沈湎岂不愉,无乃灾微躬。

大福谅不再,君恩既有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