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泰山拟唐李白(其二)

青霞四千丈,谁能陟其颠。

倒骑白鹿行,去若飞龙翩。

道逢五丈人,峨冠向余前。

所论俱上古,苍颜不知年。

自云秦皇帝,登封污遗编。

至今地天通,无能伏其愆。

顾子伛偻躯,不揖霞宫仙。

自非生平力,安能独超然。

行行重相期,赠子华胥轩。

明灭不可睹,黛色参中天。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仙境景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首句“青霞四千丈,谁能陟其颠”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峰之高,青色的云雾如同万丈深渊,让人望而生畏,同时也表达了攀登之难。接着,“倒骑白鹿行,去若飞龙翩”则通过白鹿和飞龙的意象,展现了仙人自由自在、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仿佛在云端漫步,逍遥自在。

“道逢五丈人,峨冠向余前”描绘了诗人偶遇一位高大的老人,老人头戴高冠,形象庄重,向诗人走来。这一场景充满了神秘色彩,暗示着老人可能是一位具有深厚学识和智慧的长者。

“所论俱上古,苍颜不知年”说明老人谈论的话题都是关于远古的事情,他的面容苍老,但年龄却难以判断,这进一步增加了老人的神秘感。接下来,“自云秦皇帝,登封污遗编”提到老人自称是秦始皇,曾经登基封禅,但这些事迹却被遗忘在史书的角落,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遗忘。

“至今地天通,无能伏其愆”表达了尽管天地相连,但无人能够纠正历史的错误或遗憾,体现了对历史无奈的感慨。最后,“顾子伛偻躯,不揖霞宫仙”则转向诗人自身,感叹自己虽有身躯,却无法像仙人那样自由飞翔,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自非生平力,安能独超然”强调了只有通过长期的努力和修炼,才能达到超越常人的境界。最后,“行行重相期,赠子华胥轩”表达了诗人与老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再次相遇的期待,并赠送了“华胥轩”,寓意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明灭不可睹,黛色参中天”以日出日落的景象结束全诗,日光时隐时现,天空中弥漫着深邃的黛色,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宇宙的广阔,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和理想的独特见解,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2)

汪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别泰山拟唐李白(其三)

崩湍落两厓,风雷日喧豗。

飞梁十万丈,健倒青莓苔。

洞门开石扇,照耀金银台。

兰楣桂为楹,白玉三重阶。

贝瓦碧参差,珠箔光皑皑。

琪花杂瑶树,鸾凤舞毰毸。

坐我紫霞床,酌我青金罍。

琼浆一漱齿,神灵通百骸。

逍遥游象罔,蕞尔遗尘埃。

沧溟连渤海,归去何时来。

形式: 古风

弘济寺观音阁

高阁阚危湍,结搆历机巧。

昨闻灵谷胜,还兹足幽讨。

倒影射虚牖,照我颜色好。

远翠凝不流,江光白如扫。

清梵飘天风,奇岩寄瑶草。

遐忆羲皇人,悠然此怀抱。

形式: 古风

夜上严州滩

上滩似牵羊,下滩如走马。

滩高月未出,石立滩流写。

参商欲低掷,风雨声在下。

夜半入天津,应识支机者。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燕山行

燕山八月风吹雪,北酒垆头点猩血。

美人高坐碧氍毹,手拨琵琶唱频阕。

银铛烧出紫驼峰,华灯夜剪青莲月。

莲花旋舞金莲蒂,鸳鸯绣幕流苏坠。

顷刻能开上苑花,逡巡笑绾章华臂。

年光逝水人间掷,昨日缠头今不识。

丝鞚宝匣出长杨,皓齿蛾眉复东陌。

东陌西楼秋月明,十二阑干曲曲凭。

缑山玉女烟霞上,悔不当年学凤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