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
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唯闻松柏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北邙山上的意境,山上有古老的坟茔,历经沧桑,时光悠久,对着洛阳城静默相望。城中则是日常生活的景象,每到日落黄昏,便能听到钟声此起彼伏。而在山上,却只有风吹过松柏的声音回响。这首诗通过对比山城两地的不同声音,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和自然宁静的感悟。沈佺期以此抒发了自己对于时间流逝、生命短暂以及自然永恒的深刻思考。
不详
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
濯龙门外主家亲,鸣凤楼中天上人。
自有金杯迎甲夜,还将绮席代阳春。
东山朝日翠屏开,北阙晴空綵仗来。
喜遇天文七曜动,少微今夜近三台。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洛阳旧有神明宰,辇毂由来天地中。
馀邑政成何足贵,因君取则四方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