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友人见寄三首(其二)

俗驾难回固有因,勒移终愧北山人。

不辞冒雨投归步,始信忘形是要津。

一笑未容披软语,十分先觉报新春。

定应偏契王郎便,消得从来愿卜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的《和友人见寄三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俗驾难回固有因,勒移终愧北山人”,诗人以“俗驾”自谦,表示自己难以摆脱世俗的束缚,而“北山人”则象征着高洁的隐士,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如愿的遗憾。

颔联“不辞冒雨投归步,始信忘形是要津”,诗人不畏风雨,坚持拜访友人,这不仅体现了他对友情的重视,也暗示了在友情中忘记自我、真诚相待的重要性。这里“要津”一词,既指渡口,也比喻关键之处,强调了友情在人生旅途中的重要性。

颈联“一笑未容披软语,十分先觉报新春”,诗人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与友人相聚时的欢愉氛围。一个“笑”字,传递出内心的喜悦;“未容披软语”则说明了交谈的自然流畅,没有刻意的修饰,体现了真挚的情感交流。同时,“十分先觉报新春”不仅预示着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也寓意着友情如同春天般温暖、充满生机。

尾联“定应偏契王郎便,消得从来愿卜邻”,诗人表达了希望与友人更加亲近的愿望,期待能够像王勃那样,与好友结为终身邻居,共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里的“王郎”可能是指王勃或其他历史上的文人雅士,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理想友情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以及在友情中追求真我、忘却尘世烦恼的美好愿望。

收录诗词(837)

李之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字:端叔
  •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 生卒年:1038~1117

相关古诗词

和友人见寄三首(其三)

除却吟诗总是尘,道人应笑可怜人。

固知参请能成佛,未到升腾且咽津。

村落风烟常似腊,禅房灯火已如春。

会须随例餐䭔子,聊借明窗暂作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旧怀二首(其一)

陈迹回头似梦馀,花应长好但人无。

诗成固已名千古,墓上谁倾饭一盂。

流落丹青惊始见,形容笔墨竟难图。

公孙自是天同派,漫托周人载硕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旧怀二首(其二)

花存人往祗天知,目暗心摇却自疑。

尚想汉庭传诏令,如登鲁庙见樽彝。

一时鹦鹉娱宾赋,百世甘棠美召诗。

安得残春逢海上,尽须衰泪洒新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人入馆阁

天禄峥嵘北斗齐,享穷人欲去无梯。

自非终贾名偏重,祇恐蓬瀛到却迷。

铅椠异时森杞梓,功名他日看虹蜺。

中朝若问姑溪老,但道摧颓一木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