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大漠无屯云,孤峰出乱柳。
前驱白登道,顾失飞狐口。
遥忆代王城,俯临恒山后。
累累多古墓,寂寞为墟久。
岂不固金汤,终闻击铜斗。
交欢初仗信,接宴翻贻咎。
埋宝贼夫人,磨笄伤彼妇。
功成行且薄,义立名不朽。
莫慎纤微端,其何社稷守。
身殁国遂亡,此立人君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荒凉、萧瑟的边塞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遗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英雄事业的怀念,以及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状态的忧虑。诗中“大漠无屯云,孤峰出乱柳”开篇即营造了一种荒凉奇伟的景象,“前驱白登道,顾失飞狐口”则暗示了历史上的战争与征伐。“遥忆代王城,俯临恒山后”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王朝的怀念,而“累累多古墓,寂寞为墟久”则是对往昔繁华如今已成废墟的感慨。
接下来的“岂不固金汤,终闻击铜斗”可能是在反思某种历史事件或社会现象,表达了对权力与战争永无止境的忧虑。"交欢初仗信,接宴翻贻咎”则描写了人际关系中的背叛和灾难。“埋宝贼夫人,磨笄伤彼妇”这一句可能是隐喻,表达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批判或哀痛。
而“功成行且薄,义立名不朽”则是在肯定那些能留下永恒英名与业绩的人物。"莫慎纤微端,其何社稷守"可能是对统治者提出的警告或期望,希望他们能够保持国家的安稳和社会的秩序。
最后,“身殁国遂亡,此立人君丑”则是在强调领导者的重要性,一旦领导者有失,整个国家也就随之陷入危机。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责任与个人品质的重视,以及对社会安定与国之兴衰的深切关怀。
不详
渭水秦川拂眼明,希仁何事寡诗情。
只应学得虞姬婿,书字才能记姓名。
争挥钩弋手,竞耸踏摇身。
伤颊讵关舞,捧心非效嚬。
一竹横檐挂净巾,灶无烟火地无尘。
剃头未必知心法,要且闲于名利人。
商岭东西路欲分,两间茅屋一溪云。
师言耳重知师意,人是人非不欲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