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辰除夕(其二)

棱撑余骨不胜裘,又说添庚到白头。

日日衰容随病改,年年旅况付愁收。

笙歌天上方辞腊,士马边间正佩钩。

春至九重多雨露,敢辞膏血洒軥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在庚辰年的除夕所作,名为《庚辰除夕(其二)》。诗中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忧虑。

首联“棱撑余骨不胜裘,又说添庚到白头”描绘了诗人面对岁月的无情侵蚀,身体日渐衰弱,仿佛支撑着残破之躯,连厚重的裘衣也无法抵御寒冷,更不用说迎接新一年的到来。这里的“棱撑余骨”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的衰老与疲惫,“添庚到白头”则预示着岁月的流逝,暗示诗人已步入老年。

颔联“日日衰容随病改,年年旅况付愁收”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哀伤的情绪。每日面容因疾病而改变,年复一年的漂泊生活让愁绪无处不在,诗人通过“衰容”和“旅况”表达了自己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痛苦。

颈联“笙歌天上方辞腊,士马边间正佩钩”对比鲜明,一方面天上人间欢庆辞旧迎新,歌舞升平;另一方面边疆将士们却正佩戴着武器,准备迎接新的战斗。这一对比不仅突出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

尾联“春至九重多雨露,敢辞膏血洒軥辀!”表达了诗人即使在新的一年里,面对可能的战事,也愿意为国家奉献自己的生命,即使牺牲也在所不惜。这里的“春至九重多雨露”象征着新年的到来,万物复苏,而“膏血洒軥辀”则表明了诗人愿意以自己的鲜血保卫国家的决心。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展现了戚继光作为一位忠诚将领的高尚情操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收录诗词(246)

戚继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 字:元敬
  • 号:南塘
  • 籍贯:山东登州

相关古诗词

春事

嫩绿园林雨霁时,纷纷红紫斗春姿。

娇花总有东君护,若到开残亦下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奉挽晓峰张丈(其一)

三十年交云已亡,那禁风雨到胡床!

中宵徒有空梁泪,候雁应无远字将。

天纵神驹方骋足,星摇宝剑遽韬芒!

欲征世业君堪慰,三署犹虚鹓鹭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奉挽晓峰张丈(其二)

长干尽是少年行,老大重怀白马生。

梦杳蓬莱闻鹤语,别深沧海失鸥盟。

谁知楚服天犹妒,自拟玄经日已成。

一代风流看欲尽,秋原未到不胜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夏日游唐氏山庄

青山来朔漠,绿树杂西皋。

残醉驱炎色,新城倚暮涛。

卧便松影密,兴对野人豪。

宁复悲歧路,萧疏感二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